2)第186章 下乡言耕作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了,但所幸战事没有波及皖城,夏季丰收,家中又有存粮。当下就希望他的儿子能平安归来。

  “阿奴!”

  见到玩闹的几个小孩似乎惊扰城中官吏,老农连忙小跑上去,向贵人行礼求饶。

  “贵人若有冲撞,还望见谅。”

  说着,老汉就要抽自家的孙子,口中骂骂咧咧,说道:“让你安分点,就不听……”

  “不必了!”

  霍峻伸手阻止,说道:“小儿玩闹而已,并无惊扰我等,不必动怒。”

  孙子被吓坏了,在那哭着不停。老汉却在那点着头,哈着腰,笑道:“府君仁厚,老汉替孙儿致歉。”

  “无事!”

  霍峻神情温和,摸了摸瘦弱孩童,问道:“前些日战事可有耽搁夏收?”

  老农见霍峻和蔼,心中放了下来,又见身侧官吏并无怒目之人,如实笑道:“幸得府君庇护,战事并未波及我等。今岁稻田耕种又是丰收,我等今岁口粮有了着落。若积几年,家中也可攒点积蓄。”

  古代农业社会,其积蓄年收非按月算,而是根据作物丰收的年算。经常是三岁之耕,可积一年之粮。而这一年的口粮,并不代表可以拿来花,而是为了预备今后的灾年。以免干旱、洪涝,导致作物减产,家中无粮。

  霍峻走到老农的田畔,叉着腰眺望田亩,问道:“田亩算是肥沃,今岁夏收共收多少石粮?”

  老农见霍峻有心询问,认真答道:“启禀府君,某家中有我与老妇及儿媳三人,老农能耕种九大亩,老妇及儿媳合耕十二大亩。今岁得稻米七十余石,舍弃耕种之稻种,亦有六十多石。”

  汉代大亩与小亩有差,大体是1大亩等于2.4小亩。在南方火耕水耨方便,常常是成年男子可耕种九——十亩。一大亩的稻米播种量约在两斗半,水田产量有分高低,基本在2.5石到4石,皖城的土地肥沃,又有水渠灌溉,大体亩产在3.3石左右。

  每人月食用一石半,这一家子三人加孙子,至少每月需要四石半,即年食54石。一年积蓄下来,扣除每年的播种量,及为来年预留的播种量,实际上一家子存不下多少粮食。

  当然夏收之后,秋季时节各家又都会种植点其余农作物,如芜菁,小蒜,胡葱,或是入河水扑鱼,捡拾河蚌为补充。

  这就是汉代的江南家庭,依靠火耕水耨,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总体上因为地广人稀少,又缺乏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重要的耕牛,江南总体上不算富裕,亦不算贫寒。

  心中盘算了一遍,霍峻感叹说道:“若有壮丁于春夏在家,不伤农时,家中亦可多些积蓄。”

  老农摸着孙子的脑袋,说道:“府君已是仁德,征兵不收赋税,我等劳作数年,亦能有所得。”

  战乱之下,军户不征赋税,田亩按正常分配,家人得有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