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0章 塔齐布毙命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巡抚衙门中担任师爷,并未参与湘军的具体筹建工作。

  塔齐布在湘军中的资历远高于左宗棠。而左宗棠却后来居上,爬到了塔齐布的头上。塔齐布自知才能不如左宗棠,只得接受左宗棠的节制,却也颇感不服,不称左宗棠为大帅,而称他的表字季高。

  左宗棠恃才傲物,脾气倔强,当了楚军主帅之后,更加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使者深知他的脾气,对塔齐布说道:

  “亭公,大帅精熟方舆,晓畅兵略,奇计频出。他下此命令,必有他的道理。况且,大帅的为人,想必您也清楚。他但凡下了军令,绝对不许他人置疑,更不许他人阳奉阴违。请亭公服从大帅命令,立即收营撤退。”

  塔齐布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同样取有表字,名曰“智亭”。他不敢直接拒绝左宗棠,说道:

  “我军围困九江已久,若突然撤退,将士必将惊疑,粤匪亦将更加猖狂。我打算再发动一波猛攻,震住九江之敌,然后再从容撤退。”

  使者见塔齐布态度坚决,自知不好劝他,便说道:“亭公,请给个明确的时间,我好向大帅覆命。”

  塔齐布略作思索,说道:“三天,三天后我必定引军撤离九江。”

  使者走后,塔齐布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攻城。湘军攻城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

  先派重兵围困敌城,挖掘深壕,封锁粮食,等待守军粮尽。然后,再派人挖掘地道,直通城墙之下。待守军粮尽,再用火药轰塌城墙,派敢死队攻入城内。为鼓励士气,湘军常常许诺部下,进城后可以抢劫三日。

  曾经,湘军使用这个方法对付太平军,非常有效。但革命军水师船坚炮利,枪炮优势明显,湘军既不能封锁九江,也不能使用利炮轰破九江城墙。

  既然着急要走,塔齐布也就没有时间再去挖地道。他挑选了一干名敢死队,准备强攻九江,做最后的努力。

  第二天,湘军集中大部分的劈山炮、洋铁炮,抵近轰击九江南门。炮火之猛烈,前所未有。因为湘军要撤退,便决定尽量消耗弹药,以防拖累行军速度。

  革命军步兵第五师师长林启荣,守城经验丰富。他据此判断,湘军极有可能要撤退。一方面,他调来火炮与湘军对射,另一方面,他暗地里动员骑兵,准备追击湘军。

  塔齐布一向身先士卒,“匹马当先,不使士卒出己前”,习惯“背负枪,挟弓矢,二卒持长矛、套马竿从,皆精绝,无虚发”。

  这一次,他同样上前指挥。天气已热,他挽起了袖子,露出“精忠报国”四字。当年,塔齐布率湘军取得湘潭大捷,咸丰大悦,想不到八旗子弟中还有如此忠勇的部将。

  咸丰越级提拔塔齐布为湖南陆路提督。塔齐布也感激涕零,在手臂上纹下“精忠报国”四字。每遇战斗,他常常露出手臂,激励部下奋勇杀敌。

  炮火之后,塔齐布打头,带着敢死队抬着云梯向前冲锋,企图攀越城墙。

  林启荣已在城头上架设了三挺多管机枪。他一声令下,三挺机枪同时吐出致命的子弹,把死亡的弹雨撒向湘军。

  一干多个湘军敢死队,在多管机枪的疯狂输出下,死伤惨重,血液成河。

  塔齐布看着部下成群结队的倒下,心如刀绞。他并不惧怕与革命军战斗,可敢死队员连敌军的影子都看不到,就被杀得尸横遍野,可谓死不瞑目。

  他悲愤交加,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跌落马下。亲兵见状,赶忙救起塔齐布。他已经奄奄一息,死到临头才知道革命军守军一直在隐藏实力,才知道湘军决非革命军对手。

  塔齐布平时颇有儒将之风,“从容谦退,未尝自伐其能”。即便遇到撤退,他也是亲自殿后,与敌人且战且退。

  但此时此刻,他自知大限将至,命令部下:“立即撤退,与左宗棠的大营合兵一处。”

  林启荣却不依不饶,打开九江城门,向湘军发起冲击。骑兵率先追上湘军敢死队,几乎把他们全歼。

  塔齐布是湘军上下引以为傲的大将,也是咸丰屡次嘉奖的八旗翘楚。他勇于冲锋陷阵,这次却死于乱军之中。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