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1章 大战长胜营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塔齐布这一派湘军,与罗泽南部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塔齐布本身是湖南提督,部下很多将领是绿营军官,并不是湖南人。譬如,普承尧是云南人,朱洪章是贵州人,毕金科是又是个云南人。

  第二,塔齐布本人不学无术,文化水平不高。罗泽南的部下多为学生,书生典兵的色彩非常浓厚。塔齐布没有学生,所部战斗力、凝聚力远不如罗泽南部。

  塔齐布战死后,左宗棠当机立断,任命周凤山接管塔齐布的军队。

  在塔齐布诸多部将中,最有才能的人是毕金科。毕金科文武双全,英勇善战,也最受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大佬的赏识。但他不是湖南人,自然无力统带塔齐布的湘军。

  周凤山才能一般,表现中规中矩,但资历很深,是湖南湘乡人,与曾国藩、罗泽南都是同乡。

  曾国藩创办湘军时,陆军最开始只有十个营。周凤山是当时十营官之一。塔齐布死前,周凤山便是他的副手,由副转正确也合适。

  (历史上,塔齐布死后,周凤山接管了塔齐布的部队。但他实在不是做统帅的料,在江西南昌以西的樟树镇大败,致使曾国藩被包围在南昌,差点死在南昌。)

  消息传到曾国藩营中,曾国藩肯定了左宗棠的做法,准许提拔周凤山。对于塔齐布,曾国藩思量良久,决定为死者讳。他捏造事实,奏报塔齐布“连遭挫败,心劳日拙,忧愤而死”。

  咸丰得信后,痛失大将,绕室彷徨,叹息不已,诏令追赠塔齐布为八旗将军,赐谥“忠武”,并在长沙为他建造专祠。

  塔齐布战死后,左宗棠在忧惧之外,也有些幸灾乐祸。因为塔齐布资历老,对曾国藩毕恭毕敬,对左宗棠却不大买账。

  左宗棠身处江西前线,所部塔齐布军实力最为雄厚,却指挥调度不灵。他对此大为恼火,而周凤山为人慵碌,易于摆布,有助于左宗棠掌握军权。

  周凤山执行军令坚决,很快便带着部队后撤,准备到瑞昌与左宗棠合兵一处。为接应周凤山,左宗棠特令德克碑率领常捷军,在清湓镇建立了防线,试图阻击革命军。

  清湓镇西有清湓山,东有修水,而左宗棠的瑞昌大营则位于修水西岸。前线的周凤山若要撤退,大概率会经过清湓镇。因为这里修水较浅,人马可以徒涉。而修水下游已被湘军堵塞,上游通航条件差,革命军并不会走修水截击周凤山。

  左宗棠所料不错。周凤山果真走清湓镇撤退,而革命军也一路追击,在清湓镇追上了湘军。

  不愧是塔齐布训练过的军队,即便前有河流,后有追兵,依然表现得从容不迫。周凤山下令悍将朱洪章殿后,掩护主力后撤。

  常捷军则在修水西岸的清湓镇修筑防御工事,随时准备阻击革命军。

  前面,德克碑受命支援南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