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 外交晚宴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关注。”

  额尔金出身于英格兰东北部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托马斯·布鲁斯,曾任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此公最臭名昭著的,也最为英国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酷爱文物,曾买通奥斯曼帝国首席大臣,一年之内就将雅典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近60%的雕塑都拆卸下来。

  额尔金继承了父亲无赖、冷漠、狡诈的性格,以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外交手腕。他于1842年任牙买加总督,1846年任英属北美总督,长期在海外担任总督。

  (历史上,额尔金受命指挥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败清军。此战中,额尔金为了报复咸丰,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又付之一炬。)

  中华帝国崛起后,隐然威胁到英国在亚洲的利益。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英国议会认为额尔金经验丰富、手段老道,派他到中国交涉。

  额尔金挟克里米亚战胜之威,带来了一支不大不小的舰队。但这并未给他的谈判带来多大的帮助。额尔金发现,中华帝国政务卿、外交部长张锦谦表现出了相当专业的外交素养,英国人并未在谈判桌上占到多大便宜。

  至于顾思口中的“西林教案”,发生在1856年2月,广西省西林县。一个名叫马赖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取道云南潜入广西西林,被当地民兵发现。

  民兵从马赖身上搜出了测绘图,把他视为间谍,扭送到西林县警察局。经过讯问,马赖拒不承认间谍活动,声称自己只是业余爱好,才画出了测绘图。

  但证据俱在,事实清楚。西林县所在的泗城府中级法院,判处传教士马赖间谍罪,有期徒刑八年。

  马赖不服,向广西省高院申诉,被驳回,维持原判。法国特别重视传教,以天主教保护者自居。此事亦惊动了法国驻华外交官,交涉后亦无果。帝国法院坚持依法定罪,毫无通融的余地。

  额尔金看了眼顾思,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此次与中国谈判,谈得是商业和殖民地问题,暂时还顾及不到传教问题,更不会涉及到西林教案。”

  英国是一个新教国家,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新教和天主教虽然都属于基督教,但差别甚大。中世纪天主教强势时,教权一度凌驾于政权。

  新教发展至今,已经完全摆脱了罗马教廷的影响,亦与政权刻意保持距离。反过来,英国政府对传教亦不大重视。

  此外,欧洲有着深厚的贵族传统。法国大革命打破了贵族制度,启蒙了许多像顾思这种出身平民的人。

  身为英国老牌贵族,额尔金伯爵对日益平民化的法国有种天然的反感,亦不大待见顾思这种法国平民。

  顾思却说道:“西林教案看似小事,实则关涉法国在华传教利益,亦关涉外国人在华人身权利,不可等闲视之。

  “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