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6章 攻克永州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三制队形,是革命军的重要战术原则。每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支援。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

  每三个小组为一个战斗班。班为基本战术单元,由班长统领。

  每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以排长为统领。

  这种三三制战术,适合近战突击,被杨烜命名为三三制战术,取材于四野在解放战争时的战术经验,由杨烜亲自教授给革命军。

  作战经验表明,三三制战术可以在进攻、支援、防护上取得最优效能,在冲锋、巷战时屡试不爽。

  陆战队敢死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在三三制战术的加持下,一百人发挥出三四百人的效能。

  一百多个敢死队员,纷纷掏出手枪,对着当面的湘军猛烈射击。左轮手枪可连续发射,每个弹仓可容六子弹,是革命军近战的利器。

  密集的手枪弹雨后,湘军撂倒一片。敢死队趁机爬上两侧城头,扩大成果。他们打完了一个弹仓,来不及换弹,便换步枪与湘军交战。步枪上提前装有刺刀,即可与敌白刃战,也可用子弹射击敌军。

  城墙下,更多的陆战队员,携带着木板,在云梯间搭了个简易桥。陆战队员纷纷涌入城墙缺口,加入了混战。

  纵使吴坤修的湘军拼死抵抗,也挡不住陆战队员的进攻。湘军武器不如革命军,战术不如革命军,根本就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革命军。

  湘军无法封堵城墙缺口,陆战队员如潮水般涌入永州府城。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