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1章 新首都计划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南京堪称是南方第一大城市,城墙方圆一百余里,城内有人口一百多万。太平军攻占南京之后,大量人口外逃。

  因为城内粮荒,洪杨又驱逐百姓出城。经过天京事变,南京城内军民死伤无数。

  等到革命军入主南京时,南京人口已经锐减至二十多万,商业萧条,百废待兴。帝国宣布迁都南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经营,南京城迅速恢复了元气。

  杨烜雄心勃勃,决心把南京建设在东亚数一数二的大都市。为此,他指示南京特别市制订了“新首都计划”。

  与上海特别市的“大上海计划”相似,“新首都计划”致力于推动南京的城市建设。不同的是,南京乃中华帝国的首都,帝国将从国家层面,倾力支持南京市实施“新首都计划”。

  经过长时间的论证、讨论,“新首都计划”终于出炉。今天,军政委员会将讨论研究该计划,一旦通过,将立即付诸实施。

  众委员对此都很感兴趣,提前翻阅了“新首都计划”。

  计划书第一页是序文,由杨烜亲自撰写:“首都之于一国,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南京其前途发展,殆不可限……

  “正惟其气象如此之宏伟,则经始之际,不能不先有一远大而完善之建设计划,以免错误,而资率循。此计划不仅关系首都一地,且为国内各市进行设计之倡……

  “一国必有一国之文化,中国为世界最古国家之一,数干多年,皆以文化国家见称于世界。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借此表现,一方以观外人之耳目,一方以策国民之精神也……

  “今者国体更新,治理异于昔时。首都公共建筑,为国民精神之展示,必当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本诸科学技术之原则,集中吾国美术之优点……

  “建筑、道路、桥梁,皆应有发扬蹈厉之精神,应有雄伟庄严之形式,应有尚武进取之精神。故建设新首都,实乃帝国建设之大事,亦吾华人对于世界文化上所应有之贡献也……”

  虽是薄薄一本小册子,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为此,南京市特别成立了一个国都营建办事处,吸收了许多技术专家,包括暨南大学堂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样式雷家族骨干。

  满清宫殿、皇陵、御苑等重要宫廷建筑和皇家工程,几乎都承包给雷氏家族。雷氏祖籍江西,世代从事建筑、木工工作。明末清初的时候,一部分雷氏开始迁居南京。

  三藩之乱结束后,满清最终确立了对中国的统治。以雷发达、雷发宣为首,部分雷氏族人开始来到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

  雷发达的精湛技艺受到了清廷的青睐,他很快就被提拔为样式房的总管。样式房是清代皇家建筑样式的专门设计机构,所有待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