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7章 赵烈文妄议时局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师老兵疲,顿兵九江城下,不足为恃。依你高见,眼下这个难局,该怎么破局?”

  赵烈文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涤帅斟酌。”

  曾国藩与刘蓉相视一笑,忍不住想嗤笑。难局如此棘手,赵烈文竟有三种破局之法,想想都不能当真。

  不过,赵烈文依然无所顾忌,并不在意曾国藩和刘蓉的神情,侃侃而谈道:

  “上策,莫如投降革命军。革命军打垮江南、江北两大营,有颠覆华夏之实力。从长远看,杨烜很可能取代爱新觉罗氏,进而统一中国。

  “从近处看,假若革命军大举进攻,一师攻略长江以北,四师攻略长江以南,海军沿江西进,二师从湘江北伐湖南。以湘军之疲弱、之分散,绝非革命军的对手。

  “如今湘军所处的位置,犹如明末之关宁铁骑,又如交趾之镇西军。关宁铁骑挡不住满洲八旗,镇西军挡不住革命军,湘军也挡不住革命军。

  “朝廷对湘军也不咋样。要不是江南江北大营崩溃,朝廷也不会倚重涤帅,湘军也难有出头之日。既然挡不住革命军,莫如趁湘军还算完整,争取整建制归入革命军。

  “如同交趾之镇西军,投降后被改编为交趾守备师。湘军之战力,数倍于交趾镇西军,归顺后必能得革命军重用,湘军兄弟也能继续带兵打仗,搏击功名。”

  这种论调,曾国藩已听过多次。但赵烈文如此说,足见对时局已经失望。

  刘蓉苦笑一番,说道:“惠甫,此刻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赵烈文也叹了口气,说道:“霞仙,烈文并未开玩笑。”

  曾国藩正色道:“革命军以夷变夏,糟蹋圣贤学说,有污中国文化。我是读书人,宁做清朝的遗民,也不做革命军的降官。”

  赵烈文年轻,读过许多洋务书籍,对中华帝国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曾国藩的气节,在赵烈文看来,完全不可取。

  若革命军是太平军,曾国藩尚可殉节。可革命军志存高远,为民谋利,有办法、有能力重振中国,抵御内忧外患。满清腐朽无能,百姓水深火热,有什么值得湘军效忠的。

  曾国藩毕竟是赵烈文的恩主。赵烈文不愿指责他顽固,转而谈起了中策。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