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3章 工业化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国内人才有限,干部缺口还很大,没有足够的人力实施过度干预。

  “第三,过度干预必然会导致公权膨胀,公权膨胀就会损及百姓利益。

  “因此,在经济领域,我们要在过度干预与自由竞争之间寻求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要实施的统制经济。”

  众人称善。

  接下来,开始研究工业化问题。

  华夏传统,每当改朝换代,新朝总要休养生息,繁衍人口。杨烜建号称帝,成立国民政府,同样也不例外。

  经过连续多年征战,帝国已经控制东南沿海。胜利来得太快,步子迈得太大,必须停下来休息休息,慢慢消化最近一年打下来的福建、台湾、浙江、江苏等新地盘。

  但是,国民政府停下消息,并不意味着像封建王朝那样“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而是要停止战争,集中精力抓好三项中心工作:均田、建立基层政权、工业化建设。

  帝国对均田工作已有丰富的经验,此举将一劳永逸地释放农村生产力,消除饥饿,实现农民温饱。

  但是,地主知识分子怎么办?农村剩余劳动力怎么办?答案只有三个字:工业化。

  建立基层政权则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需要均田稳定农村,需要革命军巩固国防,需要工业化解决剩余人口,提高百姓收入。

  国民政府未来的三项中心工作,最核心的还是工业化建设。

  紧随统制经济之后,杨烜又抛出了“第一个工业五年计划”,计划利用1856至1860五年时间,在帝国内兴建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初步建立工业产业基础。其要点有:

  一、兴起大型基建。

  大型基建主要包括铁路、电报、航运等事业。

  (一)铁路。

  铁路对于工业化至关重要。目前,帝国仅有一条铁路对外营运,即广三铁路,从广州市通往三水县。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杨烜雄心勃勃,计划同时开工若干条干线、支线铁路。

  1、干线铁路。

  第一条干线铁路,称之为沪武铁路。起点在上海,终点在湖北武昌。

  长江上游沿岸各座城池,虽由革命军控制,却并不稳定。因此,沪武铁路将优先实施第一期工程,在上海至南京之间建成一条铁路。

  这亦是大上海计划的重要内容,届时将串联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重要城市。

  第二条干线铁路,称之为沪浙铁路。这条铁路起点在上海,途径杭州、金华,终点在浙江江山。

  按照规划,待革命军统一中国后,将继续向西延伸浙沪铁路,经江西、湖南、贵州,进入云南昆明。实际上,这条线路正是沪昆铁路。

  第三条干线铁路,称之为交桂铁路,从交趾省西贡县修至广西桂林。有了这条铁路,帝国对交趾的控制将更加得力。

  第四条干线铁路,称之为广韶铁路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