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7章 穿甲弹、轻武器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马配好鞍。帝国既要改进火炮技术,就要研发更为先进的炮弹。

  据陆雨晨汇报,在怡和公司弹药厂的不断努力下,帝国弹药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锥形金属定装弹、药包与炮弹分离等新技术已经得到普及。

  令人欣喜的是,弹药厂发明了两种新式炮弹:穿甲弹、新式燃烧弹。

  穿甲弹专门用来对付外国列强的铁甲舰。这种穿甲弹原理比较简单,采用硬化铸钢合金弹头。

  制造弹丸时,在钢水中加入钨元素,再将弹丸的弹头朝下浇铸,在铁模中形成头部,铁水突然冷却,变得非常坚硬(通过马氏体相变抵抗变形)。模具的其余部分由沙子形成,使金属缓慢冷却,使炮弹体变得坚硬。

  尽管这种穿甲弹技术相对原始,但制作简单,对付洋人的铁甲舰非常有效。

  目前各国仍未掌握大规模炼钢技术,材料仍以锻铁为主。譬如,英国、法国正在制造的铁甲舰,仍以橡木作战船的龙骨,以锻铁为防护装甲。与帝国的钢铁技术相比,锻炼技术已经落后了。

  帝国在美国投资兴建了钢铁厂,采用的炼钢技术相当于属于第一代炼钢技术,钢产量、质量都不如帝国自产钢铁。

  各国都在努力钻研炼钢技术,仍未取得重大突破。英国走在最前面,发明了酸式底吹炼钢法。但这种技术只能冶炼含硫量低的富铁矿,而世界上大部分铁矿,都与硫元素伴生。

  因此,英国的炼钢技术尚不能推广,只能继续使用锻铁用于造船。

  帝国在科技方面的策略是,要至少领先对手一代。怡和公司、新宁公司在继续改进炼钢技术的同时,也在研制特种钢技术。只要在钢水中加入合适的镍、铬、锰、钨、锰等稀有金属,就可以生产出适用于不同用途的特种钢。

  现代穿甲弹可以轻松穿透1000毫米厚的优质钢材。帝国研制的穿甲弹可以轻松穿透列强的锻铁装甲,加入金属钨制成合金弹头后,可以穿透普通钢铁装甲。

  150mm榴弹炮配上穿甲弹,对付英国最强的“无畏号”战列舰也不在话下。

  至于燃烧弹,也颇令陆雨晨骄傲。燃烧弹早已发明,晚清时称为“烧夷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燃烧弹都有着广泛应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军舰使用燃烧弹,大败清朝广东水师。清军战船很多中了燃烧弹,化身火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与蒙古马队在北京以东八里桥大战。联军使用康格里夫火箭发射燃烧弹,引燃草地。蒙古骑兵还未战斗,就被大火吓得惊溃。

  怡和公司弹药厂对燃烧弹进行了改良,使之燃烧更为剧烈,更难扑灭。预计与湘军水师决战时,这种燃烧弹将派上大用场。

  讲完火炮、弹药,陆雨晨又讲述了步枪。步枪是革命军最重要的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