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3章 江苏军政委员会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时废,盐运使却一直存在,职权极为重要。

  康乾时期,扬州盐商富甲天下,盐商控制的盐引达到全国百分之六十。道光以前,两淮盐运使常由内务府出身的旗人充任。两淮的盐税收入,很多进入内务府的口袋,供皇家挥霍。

  咸丰以来,太平军兴,一切都得让位于军事斗争,地方督抚坐大。两江总督亦可插手两淮盐政,截留两淮盐税充当军费。

  中华帝国治理盐政,与前代最大的不同是:治盐并非是为了获得盐税,而是为了保障国计民生。在此思路上,中华帝国的盐政实行公私合营。

  具体来说,就是成立区域性的盐业公司,由政府参股指导,公司独立运营,实行产销合一、工商统管。

  其中,岭南的食盐由广东盐业公司统一生产,销往广东、广西、福建、交趾等省。由于引进了西方机器,广东盐业公司生产的食盐产量更高,物美价廉,很受民众的欢迎,甚至远销云南、浙江、湖南、贵州等省。

  何寅打算移植广东盐业的经验,在江苏创办两淮盐业公司。他说:

  “唐廷枢做过怡和公司总经理,办实业经验丰富。我和他意见一致,打算仿照广东盐业公司,在江苏创办一家政府参股的实业公司,名字初定为两淮盐业公司。

  “公司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扬州盐商,盐场等生产资料,盐工等公司职工,都继承自满清时的两淮盐政衙门。但公司运营则完全采用现代企业制度。”

  杨烜点点头,表示嘉许,说道:“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事关国计民生,人可以不吃肉,但必须吃盐。盐业办得好,就是一项仁政,一定能够得到江苏百姓的拥护。

  “历朝历代都把食盐当作税收来源,靠此搜刮百姓。但官府又无力办好盐政,便玩起了官督商办的把戏。两相勾结,官盐价格高昂,质量低劣,盐商倒是富可敌国。

  “我听说,私盐价格低,质量好,贩卖私盐利润常常达到百倍以上。是故盐枭迭起,使得盐政进一步的混乱。

  “乾隆时期战事频繁,朝廷财政拮据,竟要靠扬州盐商筹措军费。扬州盐商亦不肯乖乖报效军费,拿着贿赂官员的账册做护身府。

  “最后,竟有盐运使筹措不到军费,又不能整顿盐政,竟然畏罪自杀。我们没有这种历史包袱,可以切实整顿盐政。历来整顿盐政,盐商必会报效银钱。此事无可厚非,正好可为盐业公司筹集资金。

  “你们办理盐业公司,一定要引进最好的制盐机器,提高食盐产量,压低食盐价格。价格一低,盐枭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再贩卖私盐。

  “我们中华帝国一向宣称为民谋利,决不能在食盐上打鬼主意。我也并不指望从食盐上获取多高的税收。你们要多想办法,办好盐业公司。

  “譬如,不妨仿照粮食储备制度,创立食盐储备制度,避免食盐价格波动。再譬如,不妨借助乡村民兵连,打击贩卖私盐现象。”

  杨烜对盐政访察入微,何寅心悦诚服,说道:“陛下请放心,我们江苏军政委员会一定竭尽所能,办好盐业公司,让所有百姓吃得起盐,吃上好盐。”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