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文要降,武要战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有龄亲自送胡雪岩出城。敌军压境,苏州早已是风声鹤唳,戒备森严。胡雪岩出城,只能坐在吊篮里,从城头缒城而下。

  看着胡雪岩的身影越来越远,王有龄只得叹一口气,走下城门,坐轿来到巡抚衙门。

  门口听差见到王有龄,连忙迎了上来,说道:“王大人,您来得正好。抚台着急开会,刚派人到各司衙门送信。”

  王有龄知道情势已急,自己一家性命、官途前程,或许就系于今天的开会。想想胡雪岩的叮嘱,王有龄心里有了计较,从轿厅下轿,由听差引着面见徐有壬。

  徐有壬身边只有几个心腹幕僚,其他官员尚未到场。王有龄心想,自己第一个来,不妨先与抚台通个声气,先定个宗旨出来。

  苏州城内的文官,徐有壬为首,王有龄排第二。只要他们两个主意一致了,其他文官不敢不从。武将里面,张国梁有勇无谋,不难摆布。

  计议已定,王有龄向徐有壬行礼已毕,略一寒暄,说道:“抚台,学生刚从常州听说一则大新闻,嗯……”

  明清时,下级文官在上司面前,常常自称学生,暗指自己乃上司的学生。古代官场很看重师生关系,下官自称学生,很给上司面子。有时候,有些高级文官为了表示自谦,亦以学生自称。

  王有龄顾忌其他幕僚在场,不愿让他们与闻。

  徐有壬明知王有龄的意思,却故意说道:“哦?莫不是何桂清弃城逃跑,顺便枪杀了几十个常州士绅?”

  王有龄一听徐有壬的语气,心感不妙。他是何桂清的亲信,平时极力敷衍徐有壬,仍然不受徐有壬待见。这次何桂清晕了头,徐有壬非要落井下石不可。

  王有龄假装不知,说道:“啊?竟有这种事?怕是谣言吧?”

  徐有壬知道王有龄与何桂清关系密切,只是冷笑不语。

  王有龄却低声说道:“学生听说,常州守不住了,城内文官武将都……”

  说到紧要处,王有龄故意打住。徐有壬见状,把王有龄引入签押房,屏退听差,问道:“雪轩,你说常州的文官武将,怎么了?”

  王有龄信口胡诌,说道:“何大帅出城后,常州文官武将争相效仿。常州士绅集议,决定献城投降。革命军一下常州,往南就是无锡,再往南就是苏州了。

  “张殿臣的捷勇,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完全靠不住。咱们指望捷勇守城,还得防备趁机他们抢劫。抚台,事急矣,咱们可得早作打算了!”

  常州方面的败局,并不出徐有壬的意外。他叹口气,恨恨地说道:“何桂清擅自弃城,枪杀无辜士绅,此中罪行,罄竹难书,我非要上书严参他不可。”

  王有龄心里好笑,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参劾政敌。况且,江南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不知徐有壬参劾何桂清,是向北京参劾,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