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起兵靖难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与杨秀清有关联的人。

  蒙得恩、洪仁达等近臣向洪秀全哭诉,要洪秀全下旨制止韦昌辉。洪秀全拗不过他们,下了几道诏令。

  秦日纲一向尊奉洪秀全,接到诏令后收敛了许多。可韦昌辉已经丧失了理智,又得不到军师之职,颇为恼怒。

  太平天国军师权力最大。杨秀清为军师,他死了,军师理应由韦昌辉接任。洪秀全却认定要“主由我做,军师亦由我做”,坚决不肯封韦昌辉为军师。

  韦昌辉恼羞成怒,不把天王诏令放在眼里,反而杀得更欢了,借此向洪秀全示威。

  洪秀全后背发凉,只得令近臣蒙得恩加强天王府防务,在天王府四周角楼上部署了黑洞洞的大炮,又动员了两千名广西大脚妇女守卫天王府。

  从9月3日下午起,秦淮河水便透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不时有浮尸通过秦淮河漂至城外。

  与此同时,天京以东的丹阳、金坛前线,一向兵锋甚盛的太平军,反而开始收缩战线,主动放弃进攻丹阳、金坛。

  越国情报局在天京城内外派有大量特工。韦昌辉严密封锁天京城,城内的特工也无法对外传递消息。

  城外的特工根据这些迹象,向广州的情报局总部、福州的东征军司令部发出急信,报告天京事变可能已经爆发。

  杨烜得到消息,欣喜异常,再次派出精干特工前往天京刺探情报。

  9月20日,前线特工发回消息,确定天京事变已经爆发。但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杨秀清已死。

  太平军在天京以东不断收缩战线,不战而退。杨烜据此判断,杨秀清必已死于天京事变,太平军正处于空前的混乱状态。

  这正是杨烜建号称帝的大好时机,也是革命军收编太平军,抢占太平天国地盘的天赐良机。他当即立断,紧锣密鼓地发出多条命令:

  一、向革命军发出总动员令,要部队加紧准备,择日北伐。此次北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讨伐清军,而在于讨伐韦昌辉,占据东南膏腴之地。

  可以预想的是,革命军不仅要遭遇到太平军的抵抗,亦将与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乃至如日中天的湘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

  预计,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杨烜对此极为重视,动员起革命军所有海陆军,准备花费两到三年时间,占领东南各省,消灭各路敌军。

  二、公开宣称“靖难”,号召“为东王报仇”,准备起兵讨伐韦昌辉。

  杨烜曾与杨秀清结为兄弟,越国也在名义上也遥尊太平天国。他起兵为杨秀清报仇,乃是天经地义,也能得到东殿部队的支持。

  不过,报仇是假,抢占地盘是真。天京事变将给太平军造成极大的混乱,却也将方便杨烜浑水摸鱼。他打算直取天京,顺手灭了太平天国,然后建号称帝,正式与满清争夺天下。

  三、派特工潜往各地,串联东殿大将,

  太平军刚开始西征时,一路势如破竹。杨秀清为了控制天国,把东殿大将分派在沿江各处要害部位。这在客观上,造成东殿兵力分散,无力在战场上建功。

  太平军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后,形势一片大好。杨秀清也放松了戒备,将东殿大将派往各个战场,试图抢占胜利果实。

  譬如,杨秀清的结拜兄弟、国宗提督军务杨辅清,便被派往江西督师。

  天京事变后,这些分散的东殿大将群龙无首,也难以为杨秀清报仇。韦昌辉胁迫洪秀全下诏,向各地太平军宣告杨秀清谋反,把他斥为“东孽”,又诛杀了在安徽做抚民官的杨元清、杨转清等杨氏兄弟。

  东殿大将分守各地,人人自危,根本就无人出头,更没人敢起兵反抗韦昌辉。要不是他们手上握有兵权,被洪秀全、韦昌辉忌惮,他们也将布杨氏兄弟的后尘。

  杨烜号召为杨秀清报仇,预计将得到许多东殿大将的响应。有他们做内应,革命军也将更顺利地接收太平天国的地盘。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