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伯夷叔齐之不会食蛙_混在洪武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就由你来授课,我明天再来!”

  “好吧!”

  黄子澄说完这话就灰熘熘地走人了,在他走后大本堂内当即爆出一阵欢呼声。

  方孝孺赶忙制止了众人的欢声,然后开始传授课业。

  他跟齐泰讲课的方式不同,齐泰是按照座位排序,辅以辈分来排定授课顺序。

  方孝孺则是纯粹按年龄排序,本着从小到大的原则。

  小孩子的课业简单,无非就是三百千之类的,随便考察下之前的掌握情况,再重新布置上百十字让他们背就行了。

  可到了年长的皇子、皇孙这里,课程的内容就变了。

  他跟黄子澄有过分工,他负责经史,黄子澄负责子集。而且儒家经典,齐泰已经给他们讲得差不多了。

  因此,他一上课就给所有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每人发了一本史记。也不用领读,就让他们在课堂上看,有不解的地方随时发问即可。

  朱允熥倒是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觉得方孝孺这人不错,跟齐泰那种放养式的教育有一拼。

  事实上,凡是来大本堂教书的先生,都多多少少觉得自己有点屈才,对于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之事,只是负责讲授,压根不会过分强调纪律之类的。

  毕竟,这里动辄是亲王、郡王,谁闲得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

  朱允熥打开《史记》一看,随便翻了翻五帝本纪,看到什么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之类的话,就将其扔到一边了。

  这一看就是瞎编的,黄帝要真这么牛,那还不得是穿越者呀!

  《秦本纪》也没啥意思,全是一些听都没听过的人名,还特别地拗口。相对来说《秦始皇本纪》就有意思多了,也多了一些故事性,完全可以用来当打发时间的故事书看。

  只是司马迁字里行间的贬损让他很不爽,感觉这人一定是个老阴阳人了。

  朱允熥就这样看了一天,直至快要散学之时,这才听到还要写读书心得。

  “十岁以下皇子、皇孙依次上前背书,十岁以上者写下今天的读史心得,读了哪些部分,有哪些不懂,理解了哪些都可以写上。”

  “字数不限,你要是有才华,就算写首诗也行。”

  “但如果写得不好,可别怪本先生如实上报陛下!”

  最后这句是威胁,否则以他对大本堂这些败类的了解,他们真敢硬凑几首打油诗湖弄事。

  朱允熥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他今天看书的时候就想着看故事了,压根就没想着检查功课的事呀。

  朱允炆倒是胸有成竹,听到先生这样说,当即趴在桌子上刷刷写了起来。

  朱允熥本想过去借鉴下,心里又有点不好意思。

  自己前几天刚跟这孙子叫板,现在就过去偷看他的作业,不得被人笑话死呀。

  可自己压根就不是学霸呀,也就是借着“梦入神机”技能背个书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