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王书辉下乡记 2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书辉看来,哪怕他在明朝接触到的人,绝大多数是大明朝社会底层的流民矿奴们。可是,他们的日常礼节和习惯,在他眼里都是极为繁琐的。古人的衣服他更是嫌麻烦,穿不来。所以他才简化一切礼节为军礼(这在顾国樟等几个凤毛麟角的读书人出身的复兴会员看来,是师尊重视武装力量,野心勃勃的表现),并设计出一种,外面看着是古代样式,但是在功能上和穿戴的方便程度上是现代方式的衣服。

  而在吃饭问题上,王书辉则是完全从现代人的角度,更加重视饮食的健康性问题。

  王书辉总觉得自己带给明末时代的变化微不足道,反倒是明末时代对自己的影响,却是方方面面的。就以吃饭来说吧,自己原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饭风格,就在朱微妏的刻意压制下,变慢了很多。

  不过,王书辉知道,朱微妏在饭桌上对自己的刻意影响也只有这一个。其他的习惯,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喜欢说话这样的事情,朱微妏是完全不干预的。所以,王书辉虽然放慢了吃饭的速度,但是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在饭桌子上说话的机会。

  “今年在所有的基地村都进行了农业方面的建设。无论是优质的种苗,还是耕种使用的畜力;无论是蒸汽抽水机,还是坚固的白口铁农具。今年我在农业方面的投入真正的不低。几个直属农场还使用了蒸汽拖拉机和种植、收割机械。”

  “从农户手中收到的粮食,差不多能达到农场产量的三分之一了。实际情况不知道,倒是数据上倒是挺好看。”王书辉随口对朱微妏说道。

  朱微妏有个特点,在和王书辉的对话中,只要涉及具体工作,她是从来不插一句嘴的。所以听了王书辉的话,她照例只是含含糊糊的“嗯”了一声。

  王书辉也知道朱微妏的习惯,他也不期待朱微妏的答话,自己脑袋里不再想工业方面的问题,转而开始思考起去年一年农业方面的状况。

  王书辉在明末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军事建设。从1619年后半年到1620年初,王书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建立起一支三千多人,六个步兵营的正规部队。部队的训练水平,基本可以达到并超过袁世凯时代北洋军的水平(老袁的北洋军,士兵体能肯定没王书辉的复兴军好)。

  只要把步枪、火炮、黑尔火箭和咖啡磨机枪等江北兵工厂已经试生产成功,可以批量生产的武器配备给部队。那么,这支部队就是目前整个地球上,最强的武装力量。

  不过,因为后勤供给的问题。目前,这支部队没有远程机动的能力。复兴会的实际运输能力,只能为这支部队提供在湖广地区内部机动作战的补给。

  第二就是工业建设方面。在工业建设上,王书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