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乾门之变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承担败弃皇宫甚至京都的责任!

  本来,萨摩藩是守卫京都的得力帮手,一旦翻脸,却立即成为最可怕的敌人。

  德川庆喜的额头上冒出汗来。

  最后,他决定,不能开战。

  那么咋办?

  谈判。

  萨摩藩的代表是大久保利通――幕府不晓得这个家伙是什么时候到京都的;皇室方面的代表是岩仓具视;幕府方面的代表是胜海舟。

  对于幕府方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谈判,因为对方握有“圣旨”,而谈判的时候,你不能梗着脖子硬说这是“伪敕”――那样还谈个屁,打就是了。

  德川庆喜找来找去,找不出一位合适的使者出来――他的手下,实在是废物比较多,能用的比较少。最后,没有法子,只好启用已经被免了职的胜海舟。

  胜海舟是幕末的一朵奇葩。他不但是幕府内部、也是全日本范围内,最早认识到“幕藩体制”将无以为继的人。他并没有走上倒幕的道路,却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挖幕府的墙角。比如,他开办的神户军舰操练所和海军塾――这两者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关系,基本就是一个倒幕人才的培训学校,最著名的学生,就是坂本龙马。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幕藩体制”中最大的一个“公知”。

  相对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对胜海舟的“底子”摸得更清,因此一掌权就免了胜海舟的军舰奉行的职务,替之以小栗忠顺。但德川庆喜也承认,胜海舟才华出众,加上他特殊的政治取向,倒幕派多少要给他些面子。在目前这种情形下,幕府方面,找不出比胜海舟更合适的谈判代表了。

  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幕府让出皇宫的乾门给萨摩藩,皇宫由会津、萨摩二藩“共同警戒”。

  这个方案,德川庆喜虽然不满意,但勉强能够接受:可是松平容保不干,他破口大骂胜海舟“卖国”,声称“要打便打,寸土不让”。

  德川庆喜不好劝松平容保“委曲求全”,更不能直接下令会津藩“撤防”――那样的话,“卖国”的帽子随时会飞到他自己的头上。再说,下令了松平容保也不见得会听。

  萨摩藩和皇室对会津藩的“毁约”颇为意外,不过,二者的反应并不一样。

  倒幕派公卿大为兴奋,认为可算找到了开战的理由,撺掇大久保利通立即向皇宫发起进攻,“讨逆除恶”。

  但是大久保利通可没那么高兴。他其实并不想和幕府在京都大打出手,不是怕打不过幕府这班虾兵蟹将,而是怕事情闹大了,引起山口城的中国人的干涉。

  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轩军“东进支队”已经上路了。

  怎么办呢?

  双方在乾门前对峙了一段时间,萨摩藩军一部前队做后队,悄悄地撤退了。

  这部分五百人左右,说是“悄悄地”,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