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二章 授勋骁骑尉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功者,不授勋。

  影视剧中常常看到,某某少年领兵打了胜仗,立了偌大军功,朝廷给封了一个某某侯,某某公。

  这是纯属扯淡,误导青少年。

  无论是盛世大唐,还是乌烟瘴气的晚清,一个非皇亲国戚之人想要封个爵位,并非仅仅军功就可,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可缺。

  爵位的封赐,是及其严格的,尺度不掌握在朝中大臣手中,而是掌握中历朝历代的皇亲宗室手中。

  哪个皇室愿意一个外姓人突然闯进来,打破一家之姓的和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家族企业,里头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部门经理与主任,都是同一个家族同姓之人。

  突然董事长召来一个外姓人,说要让他进入家族管理层,提拔他当个副总经理,这些家族成员能干吗?

  封爵同样是这么一个道理。

  大唐为什么成为古往今来第一盛世,很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二陛下兴建了凌烟阁,里头二十四功臣中至少有二十人是非皇室中人,却都封了国公之爵位。

  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可见李氏皇族对功臣的赐爵尺度之大。

  但是武勋官就不一样了,他是游离在皇亲宗室外的一个特殊群体。

  既不属于散官群体,又不属于赐爵行列。

  武勋自成一个体系,分十二阶,亦称十二转,从最高一阶的“上柱国”开始、依次是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武骑尉,第一阶,相当于从七品,以此类推,第十二阶的上柱国就相当于从二品。

  如果哪一天,累积军功,蹭蹭往上涨,武勋位升迁到了上柱国,升无可升之时,那么离封爵真心不远矣。

  特别是身在厚待功臣的大唐盛世。

  ....

  ...

  郭业喃喃自语:“骁骑尉,哥们如今也是有武勋傍身之人了?次奥……”

  一声感叹,他将眼神从宦官身上转移到了苏定方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捞来一个寻常文武官吏终极一辈子的光阴,兴许都得不到的勋官。

  他知道自己这个正六品的骁骑尉,虽然是素来大方的李二陛下因为杨泰之死,欣喜之下心血来潮授予的。

  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苏定方给自己争取而来的。

  如果不是苏定方在奏折中瞎扯淡,夸大其词,给自己乱添功劳,自己哪里跟这骁骑尉的武勋位挨得着边儿呢?

  那宣旨宦官在前,郭业不好明着冲苏定方说些什么,只得无声地张张嘴,打了一个谢谢的口型。

  苏定方坦然受之,颔首回笑,也打了一个口型,貌似告诉郭业,这是你小子应得的,你我两不相欠。

  “咳咳,咳咳,郭小都护?”

  宣旨宦官又是一阵催促,道:“您该谢恩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