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 救不救?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其父是使匈奴中郎将臧旻。

  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初授议郎,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前半辈子的最高光时刻,是提议张超和张邈兄弟发起讨董联军,并且在诸侯联军讨董的时候,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

  董卓之乱,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劝广陵太守张超与陈留太守张邈为天下人做个榜样,讨伐董卓。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酸枣会盟,关东联军如果探究其发起者,当数臧洪最早。

  而当时关东联军会师酸枣,联军开了一次大会,向大家宣讲一下此举的行动方针,但是等到设坛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于是共推臧洪上坛。

  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当时听到这篇盟誓的人,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没有不感动振奋的。

  他也因此被袁绍看重,先为青州刺史,后转东郡太守。

  刺史变成了太守,虽然在大汉官制中其实是平转,但考虑到此时的政治环境,正常来讲,这就是贬谪了。

  可当时,却没人觉得臧洪是被袁绍给贬谪了。

  因为接任青州刺史的是袁谭,而臧洪的新地盘,是东郡。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东郡太守,本来应该是曹操,但由于曹操崛起的速度过于迅速,引起了袁绍的警惕,因此在袁绍的强势要求下双方达成交换条件,袁绍拿较小的济北国,从曹操手里换到了横跨黄河两岸的东郡。

  由此,袁绍在曹操的腹心之地插了一把刀。

  而这把刀的执刀人,就是臧洪。

  这也能看出来袁绍对于臧洪是多么的欣赏,按理说,信任到这种程度的人,是绝对不会背叛袁绍的。

  可臧洪偏偏就背叛了,而且背叛到天下人都称其为“义士”。

  是因为,臧洪背叛现任荐主袁绍的理由是,他要救前任荐主张超,而袁绍不同意。

  这件事,还得回溯到一年前,从吕布偷袭曹操的兖州时说起。

  张超、张邈兄弟迎接吕布为新的兖州牧,曹操被打的只剩下三个县的地盘,差点就要投奔袁绍去了。

  可最后曹操还是绝地翻盘了,翻盘之后的曹操在雍丘把张超团团包围。

  张超对部下说这种情况也许就臧洪会来救他,部下都认为袁绍与曹操是盟友,双方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为了救张超这个老上司而远来攻打袁绍的盟友曹操的。

  雍丘城破,张超也没等到臧洪的援军。城破之时,张超还坚持说臧洪这个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义士,绝不会背弃自己的原则,只可能会被袁绍约束,来不及救我。

  事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