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七章 造了一艘船_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河和孟平选择好了目标后就整装出发了。

  他们出发的时候,江宇通过本地的律师咨询了私人养船的事宜。

  这一领域他是一窍不通,上一世他连船都没坐过几次,对水上的营生绝对的外行。

  这不是问题,他不懂不是有懂的吗,可以打听啊。

  在弄明年私人养船的条件后,江宇跑到东河港务局找了一个老资格的庞姓专家,请对方吃了一顿午饭。

  对方在弄明白他的目的,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建议他买杂货船。

  杂货船吨位小,机动灵活,载重量通常为几千吨到一万几千吨,不过很少有超过两万吨的。

  可运载成包成箱成捆杂货物,一般有4~6个货仓,每个货仓的甲板上有货仓口,货仓口两旁有能起重5~20吨的吊货杆。

  杂货船的优点除了能自带起货设备,窗口仓内空间大等优点外。

  它还有一个优点是建造运营成本低。

  现在建造一艘两千吨的杂货船要四百万,三千吨的则需要五百多万。

  江宇思考了半天,最后决定造一艘两千吨的杂货船,一个是估计完全够用了,第二个就是省钱。

  渤海就有造船厂,不但有老造船厂,还有新造船。

  江宇就打电话给张越,委托他问一下造一艘两千吨的杂货船要多少钱。

  “你怎么又想起造船了?”

  “我造船是要自己用,这样不还能省些运费吗。”

  “我给你找个电话号码,你自己去问问吧,我现在非常的忙,可没工夫去造船厂给你问那个。”

  这个也行吧。

  张越很快就找来了电话号码,一个老造船,一个新造船的。

  老造船和新造船原来是一家,去年分成了两个企业,老造船主要以军队的船为主,新造船这主要向民用市场。

  不过他们在分家十五年后又合并在了一起。

  既然老造船是以军团为主,江宇就直接打通了新造船的电话。

  对方接洽业务的部门一听来订单了,立刻来了精神。

  但下一秒一听两千吨,立刻又没了精神。

  连江宇都听出了对方的有气无力。

  “咋了!嫌吨位小啊!蚂蚱腿也有肉好不?你们到底接不接?如果接单,我马上就到你们厂去洽谈,不接就算了。”

  对方可能被江宇那句蚂蚱腿儿也有肉弄清醒了:“接!怎么不接!蚂蚱腿也确实有肉。”

  岂止有肉,肉还不少呢,这也是几百万的订单好不好?

  对方答应接了,第二天江宇就带着庞专家来到了新造船。

  造船厂是有现成的样品船,而且品种非常的单一,除了吨位外也没啥可选择的。

  江宇下了一百万的订金,订下了一艘两千吨级别的杂货船。

  有了船自然还需要航线。

  他的这艘船就是跑沿海的,因此办理一个沿海航线的许可就可以了。

  当然,在船还没影儿的时候,航线也就无从办理了。

  一艘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