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章 民俗文化大观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玮城市文化局要编写一本《玮城民俗文化大观》,一年之内编写完成,领导很重视。

  尚雪峰在《玮城春秋》编辑部任主编的时候,编辑部曾经多次承办文化局的活动,也替局里编写过几本书。所以这次文化局要编写民俗文化大观,领导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玮城春秋》编辑部。

  杨局长把这个工作安排给汪大艰的时候,汪大艰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一口答应下来,还说保证会出一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俗文化大观。

  汪大艰没有编过书,但他“审过稿”,每一期的《玮城春秋》在印刷之前,都要他最后看一遍才可以定稿。他不会写文章,更不懂学术规范,所以只能挑挑错别字。如果没有错别字,他也得找出几个标点符号来让修改,以彰显他的存在。

  找错别字的经历,让汪大艰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编写一本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本杂志有十万字左右,假如民俗文化大观要写五十万字,也不过相当于出了五本杂志而已。《玮城春秋》一年还要出六期呢,一本书又有何难?

  虽然汪大艰觉得编写民俗文化大观并不难,但他毕竟在机关事业单位里混了几十年,知道领导越是重视的工作,承办的人就越是要强调难度。

  领导之所以重视一项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本身很重要,或者领导觉得它很重要;另一方面,则是领导认为这项工作有比较大的难度,如果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工作,也就没有重视的必要了。

  既然局长和其他领导都觉得编写民俗文化大观有难度,一个下属当然也不能说这项工作很简单,就算你有这个想法,也不能让领导们知道。领导们重视的工作,你得比他们更加重视才行。

  怎样才能体现重视程度呢?很简单,那就是要钱要人。

  汪大艰尽管心中明白,但真向杨局长说的时候,却又不得要领,他从经费的问题开始说起,又说到《玮城春秋》有好几期稿费没发了,又转到梁斌辞职,诉说了一肚子“委屈”,然后又说钱的事……

  说了半天,汪大艰又绕回了起点。好在杨局长也不是第一次与汪大艰打交道,还是听明白了他究竟想要说什么。

  杨局长告诉汪大艰,编写《玮城民俗文化大观》,文化局会向市里申请专项经费,但这些钱不能拨付给《玮城春秋》编辑部,日常开支实报实销,重大开支由文化局直接拨付。人的事情好解决,局里会立刻从博物馆和图书馆各抽调两个人去帮工。

  回到编辑部之后,汪大艰就召集全体人员开会,说了编写《玮城民俗文化大观》的事情。尽管会有四个人前来帮工,但是晏超然、周方平等人还是觉得这个工作难度极大。

  他们曾经参与编写过几本书,知道其中有多少难题要破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