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汪大艰与妻子大打出手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大艰想不明白举报自己的人究竟是谁,会是编辑部里的人吗?他们不知道特约编审是谁啊!

  整个玮城就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老婆、孩子叫什么名字,家里也从来不接待客人,让老婆、孩子和老母亲担任特约编审冒领补贴的事,没有外人知道!

  外部原因找不出来,汪大艰就开始从内部找原因,也就是揪出泄密的人。妻子张莎莎和儿子汪世成是他重点怀疑对象,更准确说是“唯二”的嫌疑人。

  张红也曾经是“特约编审”,汪大艰之所以将她排除在嫌疑人之外,并非是对母亲格外信任,恰恰相反,三个人中,他最不信任的就是她。

  正是因为不信任,汪大艰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母亲说过特约编审和发补贴的事情。这种不信任有两个层面,一是担心她知道了之后,会到处乱说;二是怕她会“乱花”补贴的钱,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汪大艰找了一个理由,带母亲去办理一张银行卡,之后就把卡带在自己身边,他把特约编审的补贴打进去之后,马上就会去银行取出来,再存进自己的账户里。

  真正知道特约编审底细的,除了汪大艰,就只有张莎莎和汪世成。他们俩谁的可能性更大呢?

  会是儿子吗?汪大艰摇了摇头,应该不会是他,他在外地上大学呢。不仅如此,汪大艰还觉得儿子无论外表还是性格都很像自己,绝对是“守口如瓶”的人,不会把这么机密的事情告诉别人。

  汪大艰思来想去,最有可能走漏消息的人就是家里的倒霉老婆张莎莎!

  张莎莎是高中文化,原本是纺织厂的女工。与汪大艰结婚的时候,她其实是不怎么看得上汪大艰的,虽说汪大艰是大专毕业,还是国家干部,但那时候的纺织厂很吃香,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得去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张莎莎觉得自己比汪大艰要高一等,那就是她自小就是城市户口,在城里长大,而汪大艰则是在农村长大的。

  所以,在汪大艰与张莎莎的婚姻中,一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是张莎莎。

  天有不测风云,后来张莎莎下岗了,汪大艰虽说晋升很慢,但好歹是国家干部,两个人的家庭地位就开始发生变化,天平一点点向汪大艰倾斜。

  张莎莎接连换了好几个单位,都不如意,再后来就在学校食堂里做饭,并稳定了下来。此时,张莎莎在家里已经很难与汪大艰抗衡。

  汪大艰升任《玮城春秋》编辑部主编之后,就更看不起张莎莎了,有事没事就老是挤兑她。按照汪大艰的想法,这个倒霉老婆没有文化,挣钱又少,无论他说什么,她只有听命的份,没有资格反对。

  让汪大艰没想到的是,张莎莎竟然学梁山好汉要“造反”,还说她是官逼民反。汪大艰就是欺软怕硬的人,张莎莎这一“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