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八章 宰予与冉求辩政(5K6)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菟裘府衙,宰予坐在主位,向一旁手捧文书反复计算的冉求发问。

  “我听子周说,这几天有不少山野之人归附,现在全邑户数已经五百有余了?”

  冉求翻开户簿,一丝不苟的回答道。

  “归附的野人有一百七十七户,再加上齐国来的三十户铁匠,先前孟氏所赠的二十户木匠,还有这一年多来在菟裘安家落户的六十三户商贾和农人。准确的说,目前菟裘的户数是五百九十户。”

  五百九十户,短短一年的时间,菟裘的人口便接近翻倍。

  这让宰予不由信心倍增。

  而冉求也适时的提议道:“如今民户大增,城内的区域多数又已经有了规划,而山野之民中夷夏杂居,因此也无法完全相信他们归附的诚意,不能直接将他们搬入内城,防止引起祸患。

  等到秋收完成后,或许应该考虑扩建外郭。

  这么做,一来是增加城内可用的土地,扩大菟裘的产业种类。

  先前就有商贾想要购置土地兴建产业,但因为城中土地紧张,我便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

  如果外郭扩建完毕,那么内城的土地就可以匀出部分交给商贾,菟裘不止能增加一笔土地收入,每年的市易商税也能多收上不少。

  二来也可以将原先居住于郊外的野人搬迁到外郭居住,这样做不止便于进行统辖管理,如果遇到敌人攻打,外郭也可以起到抵御的作用。

  近来城邑的发展势头的确不错,不过我觉得,或许在授田和授屋的政策上,应当有所改变……”

  宰予听到这里,问道:“喔?为什么要改变呢?”

  冉求闻言,犹豫再三,还是咬牙回道。

  “虽然这一年来菟裘的民户数量接近翻倍,但与之相应的,为了吸引这些民户,授出的公田也超过了一万两千亩。

  按照现有的政令,菟裘每年因此少损失的田税超过数万石。

  如果政令不做调整,长此以往下去,每年的田税收入恐怕不足以支撑日常的支出啊!”

  其实冉求一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之所以一直没提出来,还是担心被扣上‘不仁’的帽子。

  因为身为夫子的门生,他们读书时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要宽以待民,冉求先前也是一直这么认为的。

  但等到真正接手实务,他却发现宽以待民和壮大封地之间的矛盾点。

  菟裘每年的产出只有这么多,税收的多了,百姓难以承受,税收的少了,又入不敷出。

  宰予来到菟裘就任一年,可这一年以来,不止没获得什么收益,还经常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补贴当地。

  宰予可以不在乎这些钱,但冉求身为菟裘邑宰,却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毕竟他吃的是宰予的俸禄,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果菟裘就这么一直找宰予要补贴,那还要他这个邑宰有什么用?

  冉求对此一直感觉于心不安,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