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四章 菟裘大夫宰子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子说完这段话,忽的又冲着宰予问道。

  “予啊!你是否知道菟裘归计的由来?”

  菟裘归计?

  宰予思索了片刻。

  鲁国的先君鲁惠公有两个儿子,年长但地位卑贱的是公子息,年幼但地位崇高的是公子允。

  惠公去世后,大夫们想要拥立年长且贤能的公子息继位。

  公子息想要推辞君位,又担心弟弟公子允太过幼小,如果公子允继位,势必遭到大夫们的轻视,无法顺利的治理国家。

  于是公子息就与大夫们约定,由他代为摄政,等到弟弟公子允成年后就将国君的位置还给他。

  大夫们同意了,自此公子息开始摄政,是为鲁隐公。

  隐公摄政之后,每日费心费力治理国家,仁爱百姓,交好友邦。

  他曾想去棠地观看当地的渔夫捕鱼。

  大夫臧僖伯规劝他,说这样不合礼制。

  隐公不听劝告,执意要去。

  当年冬天臧僖伯去世了,隐公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很是愧疚。

  他说:叔父是带着对我的怨恨离开的啊,寡人怎么敢忘记他的忠诚呢?

  于是,就按照原等级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了臧僖伯。

  隐公从此以后,直到去世,再也没有任何违礼的行为,对待国政也愈发用心。

  隐公十一年时,公子挥来见隐公。

  公子挥对他说:“您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国君了,在您的治理下,国家安定,民众富足,满朝的臣子们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您的弟弟公子允已经长大。

  不如由我来替您把他除掉。这样一来,您可以继续当您的国君,事成之后,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

  谁知隐公听到公子挥的话以后,十分惊愕。

  他回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啊!

  我不过是因为他年幼缘故,才代他做十几年的国君。

  现在公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個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

  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允了。”

  公子挥遭到隐公的拒绝后,害怕自己来见隐公的事情传到公子允的耳朵里,会遭到清算。

  于是扭头又去找公子允,向他诬陷隐公,说隐公想要杀掉他继续做国君。

  公子允听信了他的话,就派人杀掉了哥哥鲁隐公,随后自己继位为君,是为鲁桓公。

  宰予思前想后,觉得夫子忽然拿出菟裘归计这个典故,肯定是意有所指。

  因为隐公的死乃是一桩鲁国人尽皆知,但又难以启齿的丑事。

  隐公的一声完全可以用‘克己复礼’四个字来概括,他本想回到菟裘养老送终,却遭到小人的杀害。

  夫子提到隐公,难道是让我向他学习吗?

  宰予想了半天,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让他尽心尽力匡扶公室,他努努力还能摸到点边。

  但让他成为坦荡君子后,还得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