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 孔子论政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治理天下,但他的才能也足以用来治理国家了。

  至于不齐你啊!懂得任用贤人,同样是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啊!

  从前尧舜治理天下,都是一定要访求贤人来辅佐自己。

  这些贤人,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而你与能够贤人结交,又可以选贤任能。

  可惜啊!你治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就算让你做督管城邑的大夫,你大概也是可以胜任的吧!”

  学生们听了孔子的话,都对宓不齐报以羡慕的目光。

  毕竟夫子可是很少这么夸赞学生的。

  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少有。

  唯独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不仅没有羡慕,反而直犯迷糊。

  “夫子,这话不对啊!”

  孔子问道:“哪里不对了?”

  子路道:“从前您在齐国时,齐侯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说治国在于节省财力。

  前阵子国君召您询问治国之道,您说治国在于了解臣子。

  楚国的叶公造访我国时,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告诉他治国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

  现在您又赞赏子贱和阳昼的观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孔子本想回答,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却突然笑着点名宰予:“予啊!你来为仲由回答这个问题吧。”

  宰予突然被孔子叫到名字,吓得浑身一激灵。

  子路问的不是您吗?

  怎么这里面还有我的事?

  可宰予转念一想,突然就明白了夫子这么做的意图。

  于是他笑着应道:“夫子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治理国家,哪里有什么不变的方法呢?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妥善的去处理就行了。

  夫子之所以劝齐侯节省财用,是因为齐侯生活奢靡,他在国内兴建楼台水榭,修筑园林宫殿,沉迷声乐。

  甚至可以征收百姓三分之二的收入,供自己享乐。所以,夫子才规劝他,说为政的根本在于节财。

  而楚国国土广袤而民众稀少,但他们又频发的发动战争,不断地向外征讨,民众不堪其扰,无法安心在此居住,所以夫子劝诫叶公当政后,应当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

  而我们鲁国,呃……国内形势比较复杂,群臣中奸佞横行。

  在内,他们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外,他们排斥诸侯宾客,遮盖国君明察的目光,掩盖国君耳边的忠言,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

  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采用不同施政策略,才能使得国家得到治理,让民众安居乐业。”

  子路听完,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

  孔子笑着说道:“我平时让你们读《诗》,就是为了让你们学习其中的道理。

  《诗》中说: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

  这说的就是因为奢侈无度,导致国家动乱的情况。

  《诗》中说:匪其止共,惟王之卬。

  这说的就是奸佞当道,引发国家祸患的情况。

  《诗》中说: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这说的就是频繁战争,让百姓不得不逃离的情况。

  所以说,读书又怎么能只读它的表面呢?你们更应该看到它背后隐藏的道理啊!”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