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组建天雄军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居住、生活。

  在等待曹操赏赐宅院的日子里,曹恪也没有闲着,着手在军中练兵。

  因驻地变动,他手下这支兵马不再称为无盐营,而改称灞陵营,只因大营座落在许都城东的灞陵河边。

  新的无盐营,专指高顺的陷阵营,只因曹操让他们返回东平国的无盐龙山大营驻扎。

  曹恪在高顺带着陷阵营离开之后,征得曹操同意,将灞陵营中的人马分成中、前、左、右、后五部。

  其中原来由曹恪亲领的无盐营左部改为灞陵营中部,由军司马潘璋统领。

  中部兵力,有长枪手千人,骑兵三百。

  原无盐营右部改为灞陵营前部,由军司马王双统领。

  前部由五百骑兵外加一千长枪手组成。

  此外,曹操不久前从吕布军、白波军的降卒中抽调了三千人前来灞陵军营,分别交给陈到、路招、冯楷三人统领。

  灞陵营中的兵力,在高顺的陷阵营离开之后,达到了五千之众。

  曹恪将陈到统领的千余重步兵编为左部。

  左部的兵力来源是去年在白马之战中投降曹军的吕布军降卒。

  这些士兵都披重甲,用环首刀作主要武器,并配合铁制盾牌在战场上杀敌。

  路招的千余部曲编为右部。

  右部千余人全都来自不久前在逍遥岭上收编的白波军弓兵。

  这些弓兵被曹操分配到灞陵营之后,仍然以弓箭为主要杀敌的武器。

  冯楷的千余部曲则编为后部。

  后部和左部一样,也是重步兵,兵力来源也是吕布军降卒。

  因为灞陵营中的兵力已经达到一军之众,曹恪于是请示曹操,将这支人马命名为天雄军。

  曹操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听取了侄子的意见。

  天雄军,本来是历史上明朝时期由卢象升组建的一支军队的名字。

  曹恪觉得这个名字好听,便请曹操用这个名字来给自己统领的这支人马命名。

  他本来打算将自己这支兵马的名字命名为玄甲军或者背嵬军的,毕竟这两支军队名气大,一支是唐皇李世民组建的军队的名字,而另一支则是历史上岳飞的岳家军中的精锐。

  至天雄军,名气上比前两者肯定要差了很多。

  可仔细一想,他又觉得不妥。

  玄甲军也好,背嵬军也罢,名气大是大,可他们都是骑兵啊。

  而灞陵营大部分是步兵,骑兵比弓兵还少,只有不到七八百人。

  骑兵少,且不占主导地位,那霸陵营中的人马无论是叫玄甲军还是叫背嵬军都不怎么合适。

  那么,还是叫天雄军吧。

  天雄军组建之后,曹恪便让三个军司马,两个军假司马操练士卒。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多月。

  这天,曹恪在大营中处理完公务,闲来无事,便要去营内各处走走,这时有亲兵前来报说大司农派人来见。

  曹恪听说曹德派人来见自己,连忙派人去叫那人进来。

  不多时,那个曹德的心腹来到曹恪的大帐之中,说大司农要郎将去大司农府,说是有好事。

  曹恪心说莫非是大司农府和我的宅院都建好了,老爹要我准备搬家?

  他随即向那人询问老爹叫自己去大司农府的缘由。

  那人告诉曹恪,大司农府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而隔壁那座四进院落也已经建好,大司农要郎将赶紧回去,准备搬家事宜。

  曹恪闻言,立即动身,带着亲兵返回许都城中,往大司农府而去。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