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 攻打濮阳(上)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恪的冠礼结束四天之后,曹德就从夏侯惇派来送信的亲兵那里知道了吕布兵犯长垣的消息。

  他急忙召集曹营文武大员前来州牧府大堂,商议救援长垣之事。

  此时,曹豹已经率领两万丹阳兵返回徐州。

  曹德也奉曹操之命回东平镇守。

  目前驻扎在鄄城的曹军,只剩下四万余人。

  这四万余人里面包括了朱灵当初从彭城那边带过来的一万守军。

  当然,也包括了曹恪及其本部人马。

  按理来说,曹恪作为曹德的直属部将,应该在老爹动身回东平的时候,和他一同前往。

  只是曹操为了全力对付吕布,需要大量兵力,因此不放曹恪离开,仍让他率领本部人马在鄄城待命。

  作为曹营高级将领,商议救援长垣的军事会议曹恪自然是要参加的。

  鄄城,州牧府中路大堂。

  曹营文武大员分成两班,分别在东、西两边的席上坐定。

  其中荀彧坐在西边席上。他的下首坐着毕湛、任峻等一干文官。

  戏志才经过华佗的医治,已经苏醒过来,只是身体尚未痊愈,因此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仍留在家中静养。

  坐在东首第一位的,是曹恪的堂叔曹仁。

  曹仁的下首,坐着夏侯渊、曹洪、曹惠等一干武将。

  刚才,曹操将吕布引大部人马南下攻打长垣的消息告知众将官之后,就让他们发表意见。

  曹恪坐在曹惠的下首,听见一个壮汉对曹操说道:“末将以为,主公应该速速点起大军往救长垣。”

  说话之人年纪约莫二十七八岁,身长七尺,唇边长着一圈络腮胡。

  这个汉子姓曹名洪,字子廉,是曹恪的堂叔。

  曹操听了曹洪的言语,不置可否,稍稍转头,问荀彧:“文若,足下怎么看?”

  “卑职以为吕布现在引大部人马南下长垣,导致濮阳守备空虚。主公应该趁此良机,领兵三万西进,攻打濮阳。”荀彧说道。

  曹操这时又问曹恪:“安俨,你的意见呢?”

  见大伯询问自己的意见,曹恪连忙说道:“末将赞同文若先生的看法,我军应该趁机西进濮阳。吕布得知我军西进,必回师自救,到那时,长垣之围自解。”

  曹操听了侄子的言语,手抚长须,轻轻颔首,笑道:“正合我意。”

  他又与众将商量了一下了出征的细节,最终决定由荀彧领兵万人留守鄄城,他自己亲领三万马步军兵前去攻打濮阳。

  曹恪统领本部人马从征。

  大军将在五天后出发。

  为了避免吕布提前得到消息,过早回师,曹军仍对外宣称这次行动是南下救援长垣。

  五天后,三万曹军拔营起寨,向西边进发。

  张邈在曹军出发一天后,才得知曹操来犯,急忙派人前往长垣城下,向吕布报信。

  曹军共计走了一天半,便赶到濮阳城下,将城池三面围住,其中曹操的中军两万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