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新人考核_在下,中医黄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新人考核

  “主任,三人的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教材知识掌握的十分扎实,内经、伤寒论的知识掌握的马马虎虎。”

  那日松将三张卷子放到黄素的桌子上,替三人解释道:“三人内经、伤寒论成绩差也是情有可原,学校已经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降为选修了,大环境如此不是学生能左右。”

  黄素脸黑地翻看着他们的试卷。

  看着黄素心情不好,何慧开解道:“主任,我们刚上班的时候,情况和他们基本一样。您放心,我们也是这么过来,我们知道该怎么带他们,一定能把他们带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好中医难找的原因。

  因为二十多年前,绝大多数中医临床的学生学的都不是中医的典籍,而是学的某医阉割后的教材。

  而这批培养出来的人现在正是四十岁以上的年纪,正是各大医院骨干医生。

  “我对他们的基础知识根本就没有抱什么希望,没看我出的考卷中医经典只占百分之二十的比重吗。”

  说着,黄素将卷子放下:“明天的现场实操考试才是重要的,要真实的测试出他们对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掌握程度。”

  回想起当初自己,那日松、何慧也连连地点头。

  第二天,是那日松坐诊的日子。

  黄素选择那日松坐诊的日子考核,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来找那日松、何慧问诊的多是一些小毛笔,或者是未病前的身体不适。

  别看只是一些小毛病。

  轻症说明患者的身体的正邪往往处于博弈阶段,病人身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往往不是很容易鉴定,这就需要中医有非常扎实的中医辨证功底。

  反之,一些大病重症反而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都非常明确,只要是懂得四诊合参的中医,即使没有治过这种病,只要找寻到相关的医案,大差不差的就能治疗了。

  中医科。

  一对中年夫妻走进诊室,瞬间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只见屋里面竟然有六名医生,三名年轻的医生坐在坐诊的位置上,一个个看上去非常紧张。

  草原百姓熟知的黄医生和另两位中医科的医生,则站在他们身后。

  中年男子看向黄素问道:“黄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呀?”

  黄素带着微笑耐心地解释道:“市医院这不是新来一批医生吗,我们中医科也来了三人,今天是给他们做业务考核。”

  看见中年男子听见是新毕业的医生,脸上瞬间带上了的犹豫。

  黄素接着解释道:“你们放心,考核并不耽误你们的治疗,如果他们诊断错了,我会亲自开方的。”

  中年男子一听黄素亲自看病,立刻换上的笑脸:“这简直太好了,没想到今天还能让黄医生您医治,我们这是不是也算是因祸得福,您是不知道您的号有多难排。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