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二章 蒙学计划的开端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让那些学士研究一下启蒙的教材,我也去请教一下几位五经博士。书院的学子和涿郡的府学学子,你也去打听一下他们的意愿,不必急躁,慢慢来吧。”

  “唯。”

  了解过招揽蒙师的进度,刘襄挥手让侍从、书吏全部退下,他要给刘虞父子还有田畴、诸葛瑾看个宝贝。

  “吾巡查南岸河堤之时,做了一个梦,得梦中之人指引,去了趟洛阳,在南宫废墟,发现了一件重宝,伯安公,且来看看,吾该如何处置?”说完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玉玺。

  刘虞没见过传国玉玺,可这方五龙白玉印玺,跟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黄金修补的龙角,正面刻印的篆字,也是分毫不差。

  今上登基之时,没接传国玺,听说是宫变的时候丢失了。

  这方印玺又是在洛阳南宫找到的。

  应该是真的。

  苍天垂怜,我刘姓宗室又寻回了传国至宝,刘氏江山不绝,何其幸也!

  “将军想要如何处置,这尊大汉传国玉玺?”

  两人都没提送去长安的事情。

  刘和作为小辈,没人问他,自然不会开口。

  特意被刘襄留下的田畴和诸葛瑾,知道事情重大,也不敢开口,静静的等着他回答,特别是诸葛瑾,难掩震惊之色。

  传国玺啊,在迷信的汉代,影响力非常大,四百年传承,赋予了它大汉正统的神性。

  在几人的注视之下,刘襄摸了摸印玺上的龙角,轻声说道:“天命在我,但天时未至,当秘而不宣,积聚实力,这个天下,姓刘,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也会如此!”

  刘虞郑重的揖手为礼:“山河破碎,社稷倾覆,还需将军再兴大汉,此为我刘氏之幸也!吾必三缄其口,保守秘密,追随明主,共彰大义。”

  刘和、田畴、诸葛瑾随即行礼:“谨守辛秘,绝不泄露,追随明主,共彰大义。”

  刘襄点点头:“还天下太平,为我平生志愿,望诸君与我同心协力。”

  “殚精竭力,死而后已!”

  目的达到,重新收好玉玺,他转头看着诸葛瑾说道:“任命诸葛瑾为符节令史,掌管符节印玺。”

  “末吏遵令。”

  传国玺、幽州牧的大印、骠骑大将军的大印、朝廷的符节,这些都很重要,交给诸葛瑾保管,是为了拉拢一下人心,让诸葛家真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麾下,而不是不情不愿的敷衍做事。

  他还指望有一天能被诸葛孔明辅佐呢。

  至于诸葛瑾会不会偷走传国玺?那是无稽之谈,保管也是保管在勤政殿里,殿门、宫门的守卫又不是摆设,他们全家都搬到了邺县,能往哪跑?

  他其实也不怎么害怕泄露消息,保密只是因为谨慎惯了,不想节外生枝而已。

  只要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有几个消息传出去,刘襄并不在意,他不承认就行,也没想着现在就用传国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