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四章 等待时机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大户的部曲调走之后,城中大概还剩下四万多人,算上民间不多的存粮和野外获取的野菜、时蔬,五万石粮食挺到七个月之后的秋收,真的是个极限数字了,刘襄大略的算了一下,得七万石才能不饿死人。

  这还没算城外乡亭之中的十几万百姓,也没算春耕的种粮。

  “吾给你留下十万石粮食,城外的三万灾民,由你负责安置,他们的粮食不用你操心,军营里有将近两万石,过几天还会运来一万石。”

  “多谢将军仁德,请将军放心,灾民之事,老夫一力承担。”樊泉千恩万谢的走了。

  刘襄打算得挺好,还账三万,一万步卒虽然没上阵,但答应他们只要随军向前,每人赏一斗粮食,一千石而已,赏了。

  军中不能儿戏,答应了就得做到。

  这种随时都能出现逃兵的部队,得小心翼翼的维护他们的士气,否则根本无法作战。

  剩余三万石粮食随军,足够食用一段时间了。

  他要那么多粮食也带不走,至于鲁王的利钱,以后再说,公丘府库没钱,也没找到机会抄家,到了沛县再找机会吧。

  受降、选兵、征召大户部曲、征集船只,这些事情耽误了几天,二月十五,留下四百越骑照顾伤兵,看守城池,调一千步卒协助。

  征辟戏志才为参军事。

  刘襄率领六千骑兵,一万七千步卒,一万六千民夫渡过昭阳湖,距离沛县三十里。

  湖岸有刘宠派过来的三千兵马接应,他可以从容的运送辎重,三万石粮食和这几天打造的四百多架橹车,全被他运了过来。

  运输繁琐,人员素质差劲,船只数量不足,全员就位之后,天都快黑了,只能就地扎营。

  正好用作鲁国到沛县的粮道节点,也不算做了无用功。

  这里确实要立营守护的,虽然南下三十里就是沛县,但隔着泗水河道,并不安全。

  袁绍大军逆泗水而上,若在西岸行军,自然会被泡水挡在南岸,若在东岸行军,沛县没事,能隔着泗水建立防线,但昭阳湖西岸到泗水东岸的这一段,容易被偷袭。

  不但要立营,还得扎下稳固的营寨,因为他不准备进城,要带着骑兵屯驻于此。

  袁绍的兵马能过来,刘襄自然也能打出去。

  大队骑兵在手,没有困在城池之中的道理,太浪费了。

  刘宠的主力在南方三十里的沛县防御,给他补充了一万三千步卒,加强泡水北岸和泗水西岸的防御,特别提醒了一下五千人的世家部曲,注意打散使用,别被人坑了。

  剩余五千步卒守护营盘。

  刘襄安心的等待战机。

  沛县东南三十多里,泗水东岸是广戚县,可惜刘宠进兵慢了,没能顺势拿下此地,否则两城互为依托,优势很大。

  现在袁绍在此驻兵五千,不太好打。

  因为广戚附近还有两万五千人,已经赶到了泡水南岸,主将是淳于琼,正在寻找渡河的办法。

  两军还没有大规模的交手,士卒体力充沛,军中辎重不缺,现在没有破绽,不到突袭的时机。

  广戚南边五十里是留县,再向南一百二十里就是彭城了,袁绍现在应该在那里,兵力不多,因为有两万多人,被派到了东海,与关羽正在对峙。

  关羽东边两百里,张辽正在攻打郯县,有五六万黄巾正在郯县周边聚集。

  四方将近二十万大军,在五百多里的地域相持。

  战争开始没多久,各路兵马都还没有疲惫,需要耐心的等待。

  只有陈登正绞尽脑汁的想要逃跑,天天跟他谈判,口口声声想要徐州的荀文若,目的就是要拖着他。

  他看出来了,可是不敢拆穿,一旦拆穿,自己必定被拘押,那时候更没有机会。

  他要迷惑敌人,等待时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