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一章 跑马圈地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怕打得太狠,焦和不敢来增援,也在等待荀谌出使的结果,不想有太大的伤亡。

  与北岸的轻松不同,南岸的众人异常紧张,他们只有不到四千人,面对十倍于己,以善战著称的敌军,能到河边布防,已经是豁出命去了。

  乐进盯着济水对岸极为愤慨,跟同伴念叨:“某是东郡人,当初他们打东郡,某就带着家人跑到了黄河南岸,后来他们也渡河到了南岸,某就带家人跑到了济北,再后来兖州起大兵,某就带着家人跑到了济南。”

  他转过身来,仰着头郑重的对同伴说道:“他们又追到了济南,没完没了啊!某不想跑了,这次就是来揍他们的,要是战死了,你帮忙给家里带个信,就说某不回去了,不用给我留饭。”

  他的同伴是历城守军的队率,鼻青脸肿的,被他揍得不轻,闻言连忙点头,曲下腿让自己能够平视乐进,非常郑重回答:“某若是还能活着,一定把话带到。”

  他不敢低头俯视乐进,真的会挨揍,也是真的疼。

  乐进忍着再揍他一顿的冲动,转过身,继续盯着对岸的动静,身边这人是个傻的,我是因为你低头俯视我才揍的你吗?我是因为你轻视我才动的手,蠢货!

  南岸的守军怀着等死的心态,等了四天,既没等来援军,对面也没进攻,却等来了济南王刘康投降的命令。

  乐进长叹一声,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愤怒还是该庆幸,达官贵人们的决定,他这个底层小兵也反抗不了,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接受了安平军的整编。

  身逢乱世,随波逐流之人,并不只是乐进一个。

  刘康是灵帝刘宏亲自下令,过继给解渎亭侯刘苌继承宗嗣的,刘苌是灵帝的亲生父亲,这个命令的意思,就是要刘康代替自己,继承他这一枝的子嗣。

  所以刘康认为他是有重大使命的,绝对不能死,要多多的繁衍子嗣。

  荀谌给他分析了一下两军的实力对比,济南毫无胜算。

  又分析了一下,即便安平军不打过来,青州黄巾再闹腾下去的后果,毕竟黄巾起义很多年了,死在黄巾军手里的诸侯王也不是一个两个,这么一分析,让他觉得,活在刘襄的治下才是最安全的。

  刘康果断投降。

  在刘康之后,齐王刘承也举国投降,不久,北海王刘翼投降。

  半个月之内,青州三国入手,只余乐安、东莱两地仍然在犹豫。

  刘襄率军沿济水东进乐安郡治临济县,命张辽接收济南国,周仓所部接收齐国、北海国,阻断东莱郡与外界的联系。

  命人广发安民告示,承诺绝不骚扰百姓,安置屯田,与民休息。又联络各处黄巾,承诺不追究以往罪责,只要来投,便给他们分田种地。

  四万大军行动迅猛,沿途接收城防,收编黄巾,部队的规模翻着倍的往上涨,青州刺史焦和心惊胆战,领兵退入徐州琅琊郡,投到了袁绍麾下。

  刺史逃跑的消息传来,乐安、东莱也不再坚持,全郡投降。

  耗时一个月,青州全境到手,便如跑马圈地。

  地盘是占下来了,但后续的麻烦一大堆,实封于此的王侯、各地的士族大户、不愿归降的黄巾、答应百姓要分田的土地。

  哪都是问题,再有就是,严冬马上就要到了,不能让归顺过来的百姓冻死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青州不好守。

  西面的泰山屏障在兖州手里,南面的丘陵屏障在徐州手里,整个青州就是个挨打的地形。

  所以刘襄盯上了兖州的泰山郡,以及徐州的琅琊国。占住这两个地方,才能进可攻,退可守。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