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立个规矩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族投靠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有,巨鹿郡就是样板。

  这一番动作有点大,很多士子不满,流言蜚语喧嚣民间,他很烦躁。

  更想杀人了。

  郭典假借请罪之名前来探听刘襄的态度,沮授也婉转的相劝,主公当宽仁,当信任士子,对立于内部团结不利什么的。

  田丰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错误,反正他家也没多少地,主公还给了布匹生意的分成,他其实不想要,俸禄足够自己养家了,要那么多钱是取死之道。

  他冷笑连连,主公把你们的私兵都拿走了,你们还在往家里藏钱,藏那么多干嘛?被贼人偷走都是小的。

  盗匪上门的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主公缺钱的时候,也有你们好受的。

  “启禀主公,当派人查实,传播谣言者下狱治罪。”他直接进言,根本不怕得罪人。

  “给他们一次改过的机会吧。”刘襄的食指轻轻敲击着条案,思索片刻道:“典韦,派人给每家大户送一把制式战刀。”

  说完又强调了一句:“着宿卫送到各家家主手里。”

  四、五十把刀而已,他出得起。

  就是不知道,那些人家出不出得起人头?

  后续各家怎么执行的家法,刘襄不关心,反正流言是止住了。

  民间的事情比较繁琐,军队就简单多了。

  巨鹿郡有守军一万六千人,各家私兵部曲两万七千多人。

  裁汰老弱及家中独子,兄弟一起从军的,裁一人归家。

  一大半人被清退,剩下将将两万,刘襄认为这些人还是一群歪瓜裂枣,再从其中选敢战之人一万,打散编入冀州守备军团,其余之人充任民夫。

  如此一番动作,赵云在魏郡领兵三万,刘襄在巨鹿郡领冀州军团两万,中军步骑三万有余,还有民夫两万多人。

  周仓这个冀州军团的实际统领,身边只有百余亲卫,而这家伙果然又出幺蛾子了,他带兵跑到兖州东郡去了。呈文说,兖州黄巾邀请他过去抵挡官军,现在已经收编了八万多人,青壮超过了三万。

  兖州东郡在冀州魏郡和清河国的南边,横跨黄河,大河两岸都有地盘,周仓趁着封冻已经过河。

  可他现在怎么回来?

  黄河已经解封了!

  呈文摆在了沮授面前,他现在被刘襄拜为军师祭酒,看完这封类似于战报的呈文,再加上最近了解的安平军军制,沮授后怕不已。

  他仔细的算了一下,主公进入冀州的兵马有八万人,并州还有四万守备军团,前后左右四军两万人,辽东长史府一万三千人,度辽营五千人,长城防线一万人。

  不算临时收编的八万黄巾,主公麾下已经有大军十六万八千人。

  水军的那些水手还没算在内。

  前几天自己还在算计怎么抵抗这支军队?果然,无知者无畏!

  庆幸、后怕,五味杂陈。

  转念一想,幽州十一郡,并州三郡,冀州五郡,七百多万人口,养这么多兵马,负担太重了吧?可主公治下赋税极轻,黔首安居乐业,还有余财改善生活。

  怎么做到的?

  “主公如何做到的?”他秉持着好学的美德,不懂就要问。

  “啊?”

  刘襄莫名其妙,让你看周仓拉拢的黄巾,想想后续的隐患,要不要把他们接回来,你问的什么鸟问题。

  “主公如何养起这许多军兵,还不使民间负担加重?”

  “抄家呗!”

  刘襄解释道:“世家豪强极其富有,正好拿过来养兵,军队强大之后,就能抄更多的家,然后建更强的军队,如此循环,军队自然强大,黔首也能分田种地,既能安居乐业,也可提供粮草。”

  说完他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世家豪强都是好人!”

  又意味深长的看着沮授说道:“可惜巨鹿有公与这样的聪明人。”

  沮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种扩军的模式,怎么看怎么像蝗灾过境,但总觉得不太对。

  他需要细细的思考,才能把握这支军队的军情,才能指挥部队,如臂使指。

  幽、并、青、冀,霸业可期,自己要从龙而起,一展心中抱负!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