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 军中大比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赛道,射击三十步远的六处箭靶,速度越快命中越多,成绩越高,非常考验速度与精准。全中为优,中四为良,其余淘汰。

  优良者选入越骑营,极优者参加决赛,记录姓名,缇骑考察后,视情况选入宿卫。

  幽州健儿会骑马的多了去了,有万余人报名,六千多人通过初赛,各个兴高采烈,野地里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喝彩,几万人欢呼雀跃,在初春的天气里吐气成云挥汗如雨,热烈非常。

  到了正赛就蔫了,要么跑快了没射准,要么射准了跑不快,半数以上被淘汰,其余也就评了个良,只有百余人得优。极优者五人,高速奔驰,箭箭命中靶心,有一人六靶命中九箭,名为太史慈。

  太史慈回应征辟,搬家到了幽州,为刺史府曹掾从事,正赶上大比,兴致勃勃的参加,要展示一下手段,拔了个头筹。刘襄没让他失望,当场提拔为越骑营军司马。

  这种行为,不但太史慈倍受鼓舞,其他将士也被激励,嗷嗷叫的要展示手段,大比更加激烈了。

  越骑营选兵两千一百余人,备选一千八百余人;骁骑选兵一百五十人,备选四十人;宿卫备选四人。

  骑射比了三天才完事。

  之后是步射,弓、弩分赛。

  初赛举三石石锁,举过头顶保持三息,之后开两石弓,连续开弓十下。

  报名的太多了,都来不及记录人数,幸好开弓举石锁简单快速,能一批一批的考核,经过两天初选,三万多人通过。

  正赛就是射箭靶,弓五十步,弩七十步,规定时间之内,连射十箭。

  全部命中为优,六箭为良,四箭备选,其余淘汰。

  大家都选弩,谁也不傻,都知道用弩射的准。可惜他们忘了时间了,弩能瞄,射的准,但是它慢呀。

  刘襄准备了一千具强弩用来考核,只选出一千八百多人,备选六千多。

  被弩坑了一道,他们不服气,又一窝蜂的拥到弓箭场,弓这玩意淘汰的更多,需要长年累月的联系才行。刘襄降低选兵标准,凡事合格的都要,他有将近两万张弓箭能装备全军,准备组建一万四千人的弓箭手部队。

  前后左右四军以及护军营步兵营各两千,各地关城守备分两千。

  可再怎么降低标准,也只选了四千余人,这些人大部分会进入中军,剩余将近两万人全部划入备选。

  两天之后,步射完事。

  经过骑射、步射,裁判和辅佐人员都搞明白流程了,比试速度加快了不少,角抵格斗什么的,对场地和评判的要求也小,一块空地,谁站在圈里谁赢。

  当然,初赛也更简单粗暴,背负五十斤重物,围着校场跑一圈,一圈将近十里地,能跑下来的进入正赛,凡是能走完全程的,都进入步兵备选。

  两天就比完了,军中出现了一大堆鼻青脸肿的,各军选出步兵两万多人,还有一万多备选。

  最后的飞梭投掷,刘襄提高了标准,在投矛器的辅助下,需要投到七十步才算优秀,六十步良好,其余淘汰。

  他准备废弃投矛兵这个兵种,让没有铁甲的轻步兵兼任投矛,装备长矛大戟,环首刀和六支飞梭,负重不到二十斤,比甲士的负重四十多斤要轻不少。

  军中士卒对飞梭的热情也不太高,可能是难度有点大,也都知道自己的斤两,飞梭这玩意大多数都用过,一投就知道多远,报名参与的不足三千人,全员入选。

  十天大比,各军归营,准备裁军。

  入选的、淘汰的,心情不一,有人很高兴入选,也有人很高兴淘汰,各有所求吧。

  刘襄给出选项,任他们选择。

  相信这次裁军之后,安平军的战力,会更进一步。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