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巡视领地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匆匆而走。

  他要去海阳。

  海阳县东面十多里,发现铁矿,土垠县东南二十里,封水东岸发现煤矿,海阳的县城就在两地中间。

  刘襄知道后世唐山有铁有煤,七月就派出探矿队在土垠周边寻矿,找了将近四个月,终于有好消息了。他还知道军都山有煤有铜有黄金,可惜那里还没有全面占据,不敢派人过去。渔阳县北面有银,探矿的找了很久,仍然在群山里转悠。

  东汉的探矿技术,比碰运气好不了多少。所以说,这次接连发现两处矿藏,是撞了大运了。

  老天爸爸果然爱我。

  将作监已经加派了人手,在这两处开始打矿洞,刘襄要在海阳建炼钢厂,不是炼铁,是直接炼钢。

  东汉有高炉炼铁技术,燃料用的是木炭,温度达不到直接炼钢的程度,现在有煤了,焦炭炼钢还远吗?

  焦炭和木炭都是经过了干馏的过程,燃烧的时候,能提高热量。现代化的流程不用想,根本用不了。东汉时期,还得用土办法,要么在窑洞里焖,要么用土埋,木炭就是这么做的。

  浪费,效率不高,污染环境,弊端很多,可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先从零到一,以后经过技术积累,再解决一到二三四五六的问题,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技术得一步一步的积累。

  在封水岸边建立煤厂和炼焦工坊,在海阳县城南边三里之处,濡水岸边,修建一座周长两里的小城。专门建立炼钢作坊和相应的兵器、铁甲工坊,铁矿石和焦炭会运到这里炼钢,然后直接打造战具。

  刘襄很期待会水排技术的工匠到来,一是能提高炼钢高炉的效率,二是想试着制造水力锻锤,有了这个,能节省大量人力,破碎矿石,锻打金属,都会提高效率。

  武器、铁甲的产量就会大增,特别是冷锻甲,需要大量的时间锻打。

  水力锻锤有一定的难度,其实汉代有水硾技术,原理差不多,就是汉代水硾的力度不够,只能用来舂米。刘襄想试试水排技术之中,有没有提高水力的办法,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武器甲胄的产量能提高一个档次。

  他知道拦河筑坝,增加流速能提高水力,可具体怎么做就闹不明白了,跟工匠说过几次,刘襄说不明白,他们也听不懂,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懂水排技术的工匠身上,希望南阳那边进展顺利。

  此城被命名为海南,海阳城南的意思,将作监内部全称为海南兵工厂,建成之后招募两千兵马守备此处,归属将作监管辖。

  跟工匠提了要求和建议,留下记录的文书卷宗,他又得启程了,现在不是待着后方搞科研的时候,他只能期待大汉朝的工匠,给他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海阳出发,刘襄快马加鞭,又巡视了渔阳的工坊和狐奴的田地,长时间不露面会出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