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章 学就完了_小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常,快遣人伐竹,我要造纸!”

  关平回到自己的时代后立刻马不停蹄赶回襄阳,将秋山大概描述的造纸之法送给马良。

  这年代的造纸术已经开始呈现普及的趋势,人们也越来越习惯在各种各样的纸上进行书写。

  但现在阻碍纸张传播的主要有两大因素——

  第一,汉末战争不断,蔡伦和左伯改进的纸张在中原大乱后推广的速度极慢,也只能在一群高士、贵族之间使用,现在中原世族铸币都铸不明白,常年战乱都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模式中,自然对改进推广造纸缺乏热情。

  第二,现在的纸成本还是太高了。

  尽管纤维纸比丝绢的成本低,可用树皮进行大规模的造纸一听就是很奢侈的事情,上层人用用就算了,底层人还是算了,反正他们也不识字。

  听秋山说,造纸在后世已经完全推广开来,甚至已经成了唯一的书写工具,在乱世中联寻常百姓都用得起,这说明这技术肯定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他生怕自己忘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着秋山搜肠刮肚写下的字迹抓紧给马良复述了一遍。

  马良听得一愣一愣,好半天才明白原来关平还真是想造纸。

  他忍不住笑道:

  “坦之,造了这个你想作甚啊?”

  关平严肃地道:

  “季常莫要笑,我要做大事。”

  司马孚和曹植听说此事,也都好奇地前来围观。

  听说关平有更便捷、更便宜的造纸手段,足以让纸张进入寻常百姓之手,都感觉颇为惊异。

  尤其是司马孚,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关平这造纸之法是用竹子,竹子江南为多,要是控制了竹林,再将这技术稍稍保密些时日,岂不是大赚特赚,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还有一个问题啊……寻常百姓买纸做什么?”

  天下大乱已经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里百姓要么流离失所,要么门头打仗,要么在田垄间耕作,他们字都不认识,用这些纸属实有些浪费了。

  “天下虽乱,总有平定的那日。

  至于百姓买纸做什么,我倒是有个想法——有了纸张,我等再雕刻模板,如印章一般,到时可以大量印刷经书……”

  看曹植和司马孚又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他又紧接着道:

  “诗卷、奏论、史册也能一一印制,让后人都知道今日今时之事,子建的诗文、叔达的高论都能一一记载。

  如果百姓能一一读书明理,我等岂不是更多十万助力,未必就输给中原群雄。”

  这……这倒也是。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绝不相信北人生来就比南人聪明这一套东西。

  北方世族学问大,还不是因为北方开发好,读书的机会多,有名师有学风才慢慢形成了大量的人才,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博学大儒。

  马良本来并不算特别热心,可想到可以让荆州子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