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枢机使之争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地询问。

  “不,他第一个奏请朝廷,要卸任归朝。不过,他说我唐规矩,出镇武臣功勋再高,不过以同平章事宠之而已,尚未有入宰堂为相国的先例,所以首相之位他坚辞不受。”

  “那是次相否?”众人问到。

  “不,是枢机使。”高岳回答说。

  “枢机使!”

  可现在枢机院归的是贾耽啊!

  “城武向朝廷请求,要贾耽替手他,前来西川,他则入枢机院。”

  “逸崧,这枢机院可是管一二十万禁军、边军的衙署,那韦皋要是进去的话,就等于兵权全在他手。原本贾相公敦厚,和宰堂关系很是融洽,可若韦皋入内,逸崧你在上都为相,可就危险了。”刘德室一语道破。

  “然则城武如行,我便不得不行,否则道义便不在我这边。”高岳想了想,然后对众人说:“我高岳,缩在扬州可怎么行?这天下形势到了这时,必须到了摊牌的时刻,我去而城武不去,法钩的是城武,城武去而我不去,那么法钩的便是我高岳。由国到家,遵守的都不过个法度,谁先破坏了法度,谁就是罪人,所以长安我是必须要去的,也希望城武能从国家艰危考虑,体恤百姓黎庶之苦,能消除隔阂,戮力同心,重建盛唐之世,不,是超越盛唐的光明未来,那么长安也没那么可怕。”

  这时武元衡上前,细细地对高岳说如此如此。

  言毕后,高岳颔首,说伯苍的建议非常有道理,“我行之后,在朝廷委派新的宰相出镇淮海前,大小由伯苍主持,省衙左右司由芳斋执掌。主要有三件事体。”

  一,趁冬藏休闲,以三个月时间,于淮海省各保甲处,训练四万青壮,“我去长安是为文事,可绝不可无武备”,当初高岳在淮扬推行管领军——镇戍军——保甲三线军事制度,现在可以发挥用途,数万二线预备主力,也只需要一声令下即可齐集入伍;

  二.将府库和淮扬大质库里的铜钱,急速运出一批来回炉,铸造为各色轻重火炮,此外随时准备向商贾借贷款子,以备不虞;

  三,“江东行省素来与我交厚,未来也必将是淮海和武毅军坚整的后盾,我行后由张梵主笔,要拉拢江东行省的各色资源”,还有徐泗濠的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山南东道于頔、江西路寰、鄂岳的严震、荆南的樊泽、福建的郑叔则等,也是高岳着意拉拢的对象,“不可轻慢”。

  等到高岳向自家楼院里走时,刘德室牵住他衣袖,“逸崧,你家人绝不可随你一起去长安。”

  “犹自记得十多年前,太上皇播迁奉天城时,我去救驾,曾将家人一一托付于芳斋兄,没想到今日,依旧如此……”不久,回到官舍里的高岳,让妻妾子女全都坐在帷幕后,自己则于前,感慨万千,对着刘德室深深叩拜下来。

  刘德室则慌忙将高岳扶起,想起前尘往事,不由得哽咽:“当初能和逸崧结为棚友,互相扶持到了今日,是刘某的造化,逸崧肯将妻子二次托付于我,则是刘某的荣幸。逸崧你去长安,我就在扬州,绝不会有半点懈怠!”

  “如事不济……”

  “刘某即刻乘海东大船,携你的家人避难海外,此生绝不再回中土。不过逸崧放心,那桑道茂曾经说过刘某的面相,前半生虽跌拓,可后半生高寿且荣华,所以逸崧你绝不会有事的。”

  听到这里云韶还没哭,云和倒是在障子后哭了起来,千般万般也好,她多希望余生还能伴在崧卿的身边,今生既无法为他的妻子乃至妾室,死后的碑茔能挨在一起,也好啊。

  此刻,阿措有些慌张地赶来,喊“有客使自西川来。”

  接着她停在前庭顿了顿,喘着气说:“是西川判官,刘辟。”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