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剑指武昌城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阆中迂回,抵米仓山南侧的大竹道——这两路兵马,随时可以对卫次公的兴元府(包括洋州),构成向西和向北的钳形攻势!

  这样,原本因李纯的登基大典,及普王、高岳的繁台会盟,而短暂平静下来的天下局势,短短一个月不到,又开始聚焦在太行、银绥和兴元三地,形成了迅速蔓延开来的猛火,两个政治集团上的撕裂,终究会延伸到军事上的对决死战!

  但高岳明显,要用火炮和长槊,点燃第四个焦点,把猛火烧得更凶狠点:他的目标是鄂岳武昌军。

  如今汴州城的“盟府”已开始运作起来,陆贽、武元衡自淮扬赶赴至此,专门负责各路兵马的财计供应,而郑絪和李吉甫则负责筹划、枢密和机宜,韩洄的角色特殊点,他没呆在府内,而是和高岳相同,亲自居郓城,负责一条战线:东起河阳,西至济北的德棣,用义成军戍守河阳要津,又指挥武康军北进,策应支援魏博天雄军。

  至于参知政事们,陆长源镇蔡州汝南城,刘德室看守淮海行省,李若初镇江东,令狐造居济北,各自镇抚当地的军政赋税。

  韩愈、张梵、张籍等文士,则继续精研春秋,筹备理论武器。

  黎逢、杨曦等收罗情报,奋战在秘密战线上。

  七月初,李吉甫谒见“摄政辅师”高岳,和他全盘筹划:

  “于頔继续镇襄阳,为忠义军节度使,不过却析出了唐邓随三州,授忠义军行军司马马总,似乎将军伍分为两番,一番交由马总戍防,一番交由于頔操练。”

  高岳笑道:“此我平淮西的故策。弘宪,那依你看,我们要攻唐州或随州否?”

  李吉甫摇头,“忠义军经断济河和舞阳城两次惨败,元气和斗志颇伤,就算想要重振军威,起码也得半年后。高辅师你得抓住这次机会,都统大军,按照原定计划,大攻鄂岳武昌。”

  “没错,打武昌,不但可以打乱于頔的计划,打通杜黄裳和我会师的道路,也可策应卫次公和高固的兴元战线,为他们减轻负担,争取时间。”

  得到首肯的李吉甫,便在地图上指画:

  “于頔和马总练兵,我等也练兵,请辅师在淮西恢复宣武军和彰义军军号。”

  “此二军皆为我剿灭,复号恐怕士卒觉得不吉,干脆将军号合并,叫武彰军好了。”

  李吉甫点点头:“淮西保甲签发一万一千壮丁,淮海保甲签发七千壮丁,再请自武毅军、武宁军及两省镇戍军里抽拔数百‘将校团结’,大约四个月即可编练出新武彰军,合计三军一万八千人。”

  “嗯,淮西和淮海二十州,丁口足接近三百万,后备军役还是非常雄厚的。”高岳非常赞许李吉甫搞“二线兵团”的想法。

  “那么未来和山南东道的唐邓随对峙,靠武彰军和淮西镇戍军便已足够。”

  “我武毅军、武宁军,还有干将、莫邪新军,现在便可正式对鄂岳武昌军发起攻势了?”

  李吉甫很明显早就筹划妥当,只见他在地图上用朱笔画出三条线路来:

  一条自申州信阳,直接划到随州和安州的交接点应山,“此路由郭再贞统带,军力就是已屯守在此的武毅前军和后军一万二千人。”

  一条自光州潢川,直接越过穆陵关,划到黄州地界,“此路居中,由高辅师亲自统带,军力便是武毅军左中右三军。”

  一条则是自舒州,直接画到蕲州的蕲春,“此路居左,由武宁军王智兴统带,军力为两万。”

  三条行军路线最终汇聚于中央的黄州黄陂。

  此地和鄂岳武昌县隔江相望,距离不过数十里。

  “做出渡江态势,那样武昌军军府所在的鄂州沙羡城(现在的武汉),必然震动。”

  “那我的干将、莫邪军,便是飞军奇兵了?”高岳当即明白李吉甫计划的关节处。

  “是也。”李吉甫笑起来,用朱笔对着地图上某处一指。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