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光明新大道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泗在埇桥的转运院处,许许多多的黄头兵站在冯元规两侧廊下,举着燃烧的火把,让使节是胆战心惊。

  可冯元规说话依旧很客气,伸出手来,请求将皇太子出的制文(现在还不能说是诏令)拿出来,我负责将你送去徐州城。

  使节其实是不想交的,可在黄头兵的白刃交加下,他不敢也不得不交。

  当冯元规毕恭毕敬地接过制文后,中堂内就出来几个人,都是绯衣、青衫打扮的官员,似乎是巡院系统的,打首的一位取过制文,几乎是将脸贴在上面,细细地“嗅”了个遍,然后点点头,便和其余几位,走回中堂内。

  借助火把的光,皇太子使节拱着手,看到他们簇拥在架机关前,对着制文是切切、缝缝、补补个不停......

  最终埇桥的戍将冯元规,告诉使节说可以了。

  当晚使节就被邀请留宿于馆驿中,第二天又被武宁军的骑兵护送着,乘车热热闹闹地往徐州城赶。

  不过在他抵达徐州前,丰沛的戍将王智兴,便飞速沿着泗水来到徐州彭城,拜谒了武宁军留后张愔。

  “此皆将士心意?”张愔听了王智兴的陈述后,起身确认说。

  王智兴颔首:“宫掖生变,是是非非谁能说清楚,如今既然太师不肯束手就擒,而是逃离长安,回身淮扬,那皇太子和韦皋就输掉七成,我徐泗武宁军本是寿庐观察防御使出身,建中之乱后才迁徙到本镇来,升格为独立一军,本就和淮扬有割舍不断的关系,可谓唇齿相依。再者,令尊治军十余年,方有如此成就,来之不易,依智兴的看法,大义总归胜者掌握,而太师的大义可能更是牢靠可行,留后岂不见韩洄、李吉甫之速乎,我武宁军岂能自甘落后,投靠弱者?所以留后,这不但是为您以后荣华富贵考虑,也是为所有武宁军将士谋个光明出路。”

  张愔想了想,就问王智兴道:“如有将士心存不安,若何?”

  “留后顺天应人,如何会有不安?就算有不安,我们也可以借这位使节来做事,让所有人心服。”

  “是要杀使造反吗?”

  “不,绝不是。”王智兴而后起身,贴耳对张愔说如此如此。

  张愔连连点头,然后又密切地对王智兴询问:“太师对我,可曾有许诺?”

  原来王智兴在徐泗方镇里,始终是和高岳联络的一条线,这点毋须讳言,张建封、张愔父子两代都知道,但也都乐于保持这条线。

  此刻张愔公然如此问王智兴,也正是情理之中的事。

  王智兴就回答说:“我们武宁军辖六州不变,未来设徐海行中书省,留后你便直接为平章事,幕府僚属就近安置,俸禄依旧,宰堂保障对武宁军的给养军饷。还有其他些细则,如犒赏我武宁军的等等,都在此牒文里,请留后一观。”

  言毕,王智兴取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