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民利民自利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的玩法,身为一国之君的李诵是闻所未闻。

  “陛下不用担心,只要能让商贾摄取到利润,他们便会自动纠结白水、艇子,甚至在他国雇佣昆仑奴,为国家出船、出兵,这也即是三佛齐法的另外一面好处。”

  “那国计方面?”

  “说到此,臣又要为陛下说那三佛齐的大王,即摩诃罗闍的故事,这摩诃罗闍在宫殿里,每日清晨有司都会献给他一块金砖,这金砖便是从蕃舶里抽税得来的,随即摩诃罗闍将金砖投入到一处和海潮相通的池子中,不久海水涨潮,水灌入池中,淹没金砖,到了落潮,海水退去,无数池底的金砖露出,金光璀璨,那摩诃罗闍便坐在宫殿露台,居高临下观看,以此为乐。不过,当摩诃罗闍薨去后,这满池的金砖全都要取出,平均分散给三佛齐的国人们。”

  “那歧公的意思是?”

  “天下的税,就像摩诃罗闍的金砖般,入国库后也仅仅是让摩诃罗闍愉悦而已,但摩诃罗闍绝不滥用,积蓄到一定程度,便返还给国人,是以三佛齐迄今百年而富强不绝。”

  李诵恍然,“予明白了,只有取之于国人,用之于国人,这财富才不会衰竭。”

  “非但如此,大唐的财富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最近臣特别欣赏河东柳宗元的一段话,试为陛下言之,那便是‘民利民自利’也。”说完,杜佑将笏板倒转过来,皇帝就看到板上有蝇头小楷,似乎是段文章,接过来一观,为柳宗元所作的《种树郭橐驼传》。

  “予明白了,圣人之道,在乎‘利安元元’,在乎‘听民自利’,让百姓自由增殖利益,绝不可烦其令,绝不可苦兵刑,绝不可疾敛赋,如是才是真正的养人之术。”李诵看完后,慨叹说,接着看了看高岳眼,补充了句,“河东柳子厚,果乎有宰执之才!”

  随即,李诵当即答应杜佑,即刻在海贸方面推行“三佛齐法”,此外鼓励“民利民自利”的政策,并承诺每年国库所得,除去军队、官吏、皇室开支外,更多应该扶持士庶自业。

  杜佑大喜,便称我大唐可迅速制定一部海商律法,此事可让前岭南判官郑元,和淮扬巡院的知院官裴度合力编撰。

  对此李诵也答应下来。

  “陛下,柳子确有宰执才能,然则骤然腾贵,恐招惹非议。故而不妨先提拔有宿才的大臣,充实宰堂、枢机院和台省,请陛下定次相,定御史大夫。”这时韦皋上前开始第二个话题。

  李诵刚准备询问高岳的想法时,韦皋即刻补充:

  “臣皋认为,入宰堂者,岂可单由宰相们注拟,再呈报给圣主?先前有过决议,三品册封必须为圣主本意,故宰执名单,应先由圣主写在御札子上,宰相再行圆议择选,方可。”

  “……然则。”李诵大惊,先前宰堂运作的那套,不是君臣间达成协议了吗?由宰堂集体推选后任,而后皇帝批复即可,现在韦皋要颠倒过来?

  “宰堂人选,原本已由前任宰相们圆议妥当,现如今名单正在歧国公随掌中。”高岳按捺不住,便出列说到。

  “高卫公,先前天下六品以下官员归吏部注拟,称‘敕授’;三品下至五品官员除授归宰执举荐,称‘制授’;三品及以上归圣主择选,称‘册授’,又有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御史大夫及诸御史,也归圣主自任,称‘供奉官’。现在除去册授官,其他全归宰堂除授,是为‘堂除’,莫非高卫公认为这项制度,是尊皇否?”韦皋当即质问道。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