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相遇赵州桥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业发达起来,对整个国家的态势可谓是功莫大焉。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可以让顾少连戴罪立功,他要是在那里的州郡做得好,过不了几年还是能委以重任的,此后皇唐的官僚人才,要有意识地往我所言的地方集中。国库要有预算,行中书省要有预算,州郡这级也要有预算,并且得制备成簿,作为官长的考课,以后刺史也别光顾着敛税,得好好考虑留州的税,该如何增殖出更多的钱财来,改善百姓的生活。”高岳不疾不徐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文趋南,武集北,以后的走向大概如此——对了,那河东晋阳,又有无篡太子的行踪消息?”

  前来报信的中候官便称,似乎有人在妫州和云州的交界地,看到过篡太子和史美人,不过当太原府开城后,他俩又不得往西,而是回头往东北,可能逃入奚王或契丹的牙帐去了。

  “载之(权德舆字),你去燕山会府赴任后,代表宰堂拟一份牒文,往塞外传播周知,便说篡太子虽然有罪,但他行走在外,皇唐血裔的身份还是有的,人格和安全方面决不允许外蕃侵犯,篡太子走到何地,不叫逃亡也不叫长流,而应该叫‘巡狩’,且要‘索贡’,贡品就是各蕃落都要满足篡太子的生活需求,另外唐的商队来到,也不得阻拦,必须开放商栈,和我唐贸易。”

  听完高岳这话,权德舆哭笑不得,这篡太子千里万里,被迫流亡,但还要顶个“巡狩”和“索贡”的名头,遇到他的蕃落、国家还不能打他迫害他冷落他,得好吃好喝伺候着,且唐的商贾还要追着篡太子的足迹,开拓更多更远的商路。

  唉,这些蕃落和国家何辜啊!

  不过高岳现在依旧是辅师也即是国家元首的身份,权德舆也只好应允。

  数日后,离开真定府的高岳,和随行队伍过赵县桥梁,只见到桥下的河水,安然自设计巧妙的桥洞处泄出,虽然前些日子落了不少雨水,可人马走在桥梁上,衣襟都不会被溅湿,过桥后在林荫间的亭子中,坐下休息的高岳就问身边的人,“可知此桥为什么人所建造?”

  众人都不知晓。

  高岳却很轻松地说出,是隋时的匠师李春所为也。

  接着高岳便说,这大石桥两面多有风景名胜,文人雅士都喜欢立碑撰文,以求己名流传后世,但他们的贡献哪里比得上李春呢?请燕南行省,随后在这座亭子里,为李春立起雕像,撰写碑文,并找到李春的后人,对其乡闾加以表旌。

  就在身边人准备领受命令时,高岳忽然听到林荫那边的道路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音,不由得出神望去,只见座带着帷幕的肩舆上,坐着位女冠,虽则上了年纪,但看眉眼却依旧美丽,十分熟悉,肩舆侧则是个手执拂尘步行的。

  “薛炼师,元凝真。”高岳微微吃惊。

  不过这只是这支队伍的先头,其后竟然还有灵虚公主、义阳公主、王士平等,当然还有王承岳,他骑在马上,现在承岳的骑术已经非常精熟了。

  “父......”承岳看到亭子内的高岳,一口差点喊出来,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不过看父亲的眼神却依旧热烈。

  两位公主的家丞程衍和独孤申叔,赶紧上前,向高岳作揖行礼,并告诉他,二位主自长安来,已决意至恒州,购置田庄产业,不再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