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刘縂求生欲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僚来问,高岳就说这书啊,是开元天宝年间一个官员写的,虽然写的主旨是关于安禄山的,可对幽燕的习气却多有涉猎。

  “不知此人叫什么名字?”

  “这位据说是姚崇的后人,华阴县尉姚汝能,这本书呢,叫<安禄山事迹>,曾言肃宗皇帝时,朝廷派遣黄门侍郎为敕使来安抚幽州,结果百姓和军卒在街上围观,看到这位骑着马的黄门侍郎,都惊呼说,黄门安能有胡须?”

  听到这里,幕僚们也都笑起来。

  看来幽燕的人压根不知道黄门侍郎实则便是门下省侍郎,还以为是宦官呢,因宦官在古时也叫做黄门。

  笑话归笑话,高岳随即正色说,这表明幽州的理念和现在时代脱节太久,我们打下它简单,可真的想要在该地长治久安,让幽燕真正回归国家,非得入乡随俗,镇抚好人心不可。

  所以高岳身着戎服入城,未尝不是以军队统帅的身份,让卢龙军的将士对其有亲切感和归属感。

  而后各位军将,冒着雨,在中堂西厢处逐个而进,向坐在胡床上的高岳报出自己的军号和人数:

  妫州的雄武军,镇兵八百,土团三百;

  檀州的广边军,镇兵四百,土团二百;

  蓟州的宁塞军,还有柳城军等等......

  对此高岳便一一让他们安心,表示兵额和待遇绝不会变,希望各位绥宁好边塞,此后还要仰仗诸位。

  可等到各位属州军将戍主退去后,高岳却换了副脸色,命撞命郎突然把刘縂给制服住,摁在自己的面前。

  “辅师如此何为?”刘縂梗着脖子,喊到。

  而他身后的唐弘实、成国宝等,也无不惊骇。

  刀锋出鞘的声音响起,冷冽的刀刃,横在刘縂的鼻尖前,“你当本师不知那刘济便是你害死的?你弑父杀兄,阴贼狡诈,莫非还想谋求能领一军乎?”

  刘縂的脑袋转的也很快,“某哪里敢索求什么,只愿辅师能饶恕我卢龙军上下,至于某自己,头颅落地也好,长流荒蛮也罢,绝无恨意。”

  “那便头颅落地好了。”高岳将手举起,准备大拇指朝下。

  “且慢。”刘縂厉声说到,然后他又说,“某死不足惜,只是某之前已行过一策,可保我皇唐大破黠嘎斯,若辅师现在杀了某,那么这策略的线可就彻底断了。”

  高岳冷笑声,然后撞命郎便把刀给放回入鞘中。

  唐弘实和成国宝丧魂落魄,这才稍微喘息了回来。

  “说说你的策略,如可行,那便有所宽宥。”

  刘縂立即口若悬河,“之前我曾假意向篡太子献联虏平寇,不,不是,是联虏拒王师之计策。篡太子信以为真,便写了封伪国书,让我的心腹叫耿君立的,携带去回鹘地,想引黠嘎斯入寇幽燕。现在既然辅师已入蓟,那么这封国书,岂不是歼灭黠嘎斯绝好的陷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皇唐考虑啊辅师!若黠嘎斯可汗信以为真,真的入塞幽燕,那辅师大军可聚而歼之;若那可汗不信,但只要他接到篡太子的国书,辅师也同样有借口,对其开战的。”

  这话让高岳笑起来,“刘縂啊刘縂,你为了活命也可谓是机关算尽,实话实说,那以水代兵的计策也是你献给篡太子和刘济的吧?”

  “此计策绝非縂的本心,是縂和叔父刘澭、刘源取得一致后故意设下的圈套,这点都押衙谭忠可以为我作证。”

  高岳这时候点点头,对刘縂说:“既然如此,你两位叔父和谭忠可继续留在幽州地界,而你则有个处置,你听了也不要有所怨尤。”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