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只携八日粮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折腾下,牛义明确告诉李绛:雕黄岭不过两万人上下,粮食还可支撑二十日,卢从史害怕守不住,就又让麾下大将杨同仁、丁帧国,带着后继梯队约两万人,押运最后的粮草,自潞州府城往这里来增援。

  可卢从史还有个担心,那便是被他吞并的数千前神策龙骧军士卒,这批人都听夏侯仲宣的,于是卢对夏侯仲宣是用也不是,留又不敢,只能让他驻屯在邢州,又抽出一万士卒“看管”,这才安心。

  “张茂宗去冀氏,那对面宰堂军都统肯定要通过他来打探我方虚实,故而我方反其道用之,恫吓下敌方,使得他们在乌岭处不敢轻举妄动。”卢从史对自己之前的计谋,很是得意。

  “然而这样的态势是持续不了多久的,我方若想得胜,还得使出其他谋略来。”李绛而后随即盯住雕黄岭一线的地图态势,良久便问到,“这里是何处?”

  乌重胤就说,这里叫西谷,口窄腹阔,宛若口袋。

  西谷恰好和雕黄岭相连,岭的西南方向,又是漳水口,恰好构成个天然形状的偃月阵。

  “我觉得高岳用兵,必以凸出的西谷为力攻方向!”李绛判定说。

  “那就用西谷做文章。”卢从史也觉得,决定胜负的,便是此地。

  同时卢从史又指令判官孔戬,迅速赶赴恒冀和幽燕,督促王士真、刘济尽快停火,听自己的,结成联盟,且来增援自己的上党。

  “大夫还得注意,看看那王武俊,是不是真的将圣主劫持去真定府,若是便和王武俊交易,用王士平和义阳公主,换回圣主。”

  “王武俊既然能扔下其子,说明并不看重士平,某预料其必不会用圣人交换,否则不是多此一举?”孔戬对这场贸易并不乐观。

  卢从史扬扬手,说大夫且去办,条件都是可以更改的,当前还是对付高岳最为重要。

  “宰堂军居乌岭上,而乌岭恰好在汾水和沁水间,与两道河川平行,走向贯穿南北,所以高岳无法利用水路,从绛州运粮至此,补给必然也是困难。他不和我军决战倒好,若决战的话他必先手,故而我军要后发制人,我决定以兵两万交于乌重胤将军,布阵于西谷,其中对外示以三四千,其余精锐全埋伏于谷内,如高岳于此主攻,便尽数杀出,将其击溃;待到援军抵达后,本帅只领两千骑兵,和炮手们,驻阵雕黄岭主峰处,掌握旗鼓,觇候全局,和高岳动向;来希皓将军,则领一万二千兵,布阵于南岗,自侧面控扼住漳水口,不让高岳边翼侧卫,从漳水口迂回。”

  次日,翼城中,高岳在得到高固送来的密文后,毫不犹豫,便召来张敬则、王佖、周子平、裴宥等大将,“武义军、射击军,即刻出发赴乌岭,所有士兵携八日粮,准备作战。”

  “八,八日!”张敬则很惊讶。

  最起码得带上部分辎车,保证士卒有十五到二十日份的粮食再说。

  只携带八日份的实在太冒险,要是到了雕黄岭,卢从史坚壁不战的话,那这七八万宰堂军可就危险了。

  可高岳却没有迟疑:“不要拖延了,只要在上党泽潞,能将卢从史的主力给重创或歼灭掉,那随后整个河东、河朔的战局,我们便能掌握完全主动权,而篡太子李纯的动向,也自然能浮出水面来——全军即刻出发,帐篷和驮马都不用带,只带必备的粮食、武器和弹药,入夜后统统野宿,太阳升起便立即继续行军,一刻都不要耽搁!”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