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四章 系列核心机计划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所上下焦头烂额,江和甫竟然上来想给项目制造更多的麻烦?

  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份报告,其核心思想是说,太行的核心机不能只配一个太行,而是应该根据太行的核心机派生出更多的发展型号来。不仅要能装机歼十,还得能通过调整外涵道等设计,将它装到其他的战斗机上,甚至将它的大涵道比加力改型装到轰炸机上,无加力型则可以用在运输机上,或者以其核心机开发客机发动机,进而衍生出先进的工业动力燃气轮机来。

  想法自然是好想法,但执行起来未免让人太过蛋疼了。真要这么搞,首先一点要求设计师彻底将太行的核心机和高压、外涵道,乃至整个系统全部吃透。

  这对太行那个f101的核心机来说,实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国内真的能把f101给吃透,那也不至于以后会出现发动机上天往外喷零件这种要命的事故了。

  太行最初的想法,本来是f101的核心机加上al-31f的外涵道,是个在不了解涡扇设计思路下,不求甚解的做法。张恩和只有在ws-10失败之后,才认识到这种做法是走不通的。

  但那已经是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事情了,江和甫在太行可能失败的局面下,临危受命承担起了ws-10a的研发工作。

  但实际上相对于ws-10,ws-10a几乎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了一款涡扇发动机。

  也是从ws-10a的研发开始,江和甫推进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模式改革。首次遵循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先进部件、核心机、验证机到型号研制”这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开展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这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巨大意义的进步!

  江和甫吸取了太行发动机进展不顺的教训,从头开始将f101和al-31f的核心机设计彻底吃透。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去面对ws-10a的设计,这才有了后来ws-10a装机歼11的成绩。

  然而到那时已经太晚了,ws-10a和ws-10b的服役并没有让中国追上美俄两国的第一梯队。两款发动机的产能问题也始终无法扩张到满足需求的程度,这都是ws-10a着手太晚的原因。

  回首这一段历史,江和甫便是那个身处世界焦点的男人。

  而一个拉风的男人,不论是历史如何改变,始终都会成为世界焦点。

  这次会面胡文海,便是他和刘大响两人决心推动系列核心机派生发展型号这一计划的重要动作。

  “宋总的问题是解决了,不过刘院长和江总师的任务可还没完成呢!”

  屠基达作为中间人,穿针引线可以说是基本功了。见到宋文骢的事情告一段落,自然是不会忘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