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务正业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积电成立,业内就会知道这块市场有多么大了。

  前端设计,不用多说,就是产业前端工序中,芯片设计的这部分。别看没有精密的设备和各种现实门槛,但这一块却是最难追赶的。因为决定设计水平的,是人的素质。

  封测的不用说了,追赶起来没难度。晶圆厂八十年代在美国引进没压力,美国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前端设计,在于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设计行业人才优势。

  摩托罗拉现在干脆要搞一条龙“援助”,晶圆厂帮忙建最先进的,设计人才帮忙培养,这真是妥妥的“美奸”了。

  摩托罗拉图个什么?

  说起来也不奇怪,看看“头号共谍”格鲁门吧。卖战斗机操心费力,可利润真心不高。美国海军购买f-14,早期报价是1500万美元,后来因为美元通货膨胀,差点把格鲁门给亏死。

  美国海军总共接收了429架f-14战斗机,交易额在百亿美元左右。利润?十亿?二十亿?还是三十亿?也就到此为止了,格鲁门获得的利润不会超过30%。可是看看伟哥的销售,单1985年第一年上市,还没有彻底打开市场的伟哥,就为格鲁门创造了十五亿美元的收益。

  后世******搞医疗改革敢动保险业,可他敢动医药业吗?医药集团在未来。早就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集团啦。就连大名鼎鼎的军工复合体,也只能是对外牛皮哄哄,国内影响力远落后与医药集团。

  为什么?因为医药集团在美国真是太好赚了。其他行业就算有专利,也要根据反垄断法搞出来一个竞争者。可医药行业。美国法律却是鼓励垄断的,七年专营权,fda的高门槛,原创药、仿制药之间的猫腻……

  胡文海在制造业搞个百亿美元的收购案,就能上沃顿商学院的课本了。但在医药行业。百亿美元的收购,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由此可见,医药巨头们是多么的财大气粗。

  而伟哥的出现,则是让辉瑞走上世界医药巨头巅峰的奇迹产品。如今落到格鲁门的头上,未来“钱景”何止看好,简直看不见能好到什么程度。

  格鲁门上下,都是蠢蠢欲动。造飞机什么的,实在是风险大又麻烦,哪有制药好?

  要不然干脆转型去搞制药的声音,今年开始在格鲁门的股东中竟然很有市场。真是让人有些囧囧有神。

  和格鲁门的问题一样,摩托罗拉也有些不务正业的趋势。

  摩托罗拉在水锂电生意上也尝到了甜头,一年总利润二十亿美元啊。摩托罗拉1985年收入的五分之一,靠的就是异株湖公司的分红。三代水锂电未来的市场会有多大,摩托罗拉同样是看不到尽头。如果真能达到理论数据,取代内燃机都不是不可能。

  摩托罗拉的本行车载电子和单片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