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二章 吕子达总是对的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各自努力,三年之后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得其二,再行动手。如果三年之后时机不成,现有白册已经失去时效,那便再等六年——三年搜集新的白册,三年准备举事,这才是万全之法!”

  大约是发觉自己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李裕才住了口,不再往下说。

  当然这绝不是李裕的事后诸葛亮,这种思想也并非他独有和首创。

  而是在六年前他从湖广被罢黜,到了南京以后,吕致远和陆玑两人在三山护国寺那株梅花树下,就已说过这样的话。

  当然,这话也得到了当时湖溪书院两位夫子的赞同。

  其实那天在护国寺外,远不止他和吕致远、陆玑三人,张守拙和冉佐、赵元夔都在,还有许多湖溪书院一派的“革新派”文人和官吏。

  那是“革新派”以诗会友的一次小聚会!

  吕致远当时写下那首《咏护国寺前一枝梅》,其实并不是只赞扬李裕,而是写那许许多多不曾记录姓名的同道中人。

  张守拙神色黯然,他也知道这句话已被老夫子们奉为了准绳,但是他们既然是革新派,他们既然是许许多多年轻而有抱负的大明官员组成的群体,他们自然就逃不了“激进”二字。

  于是有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在隐忍了多年以后,终于在白册完成之时,忍不住加速推动了“大清丈”计划的进程。

  张守拙长叹一声:“明天我便写信给山长,向书院请罪。”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