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纳兰串烧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人他不敢保证,好比季永年他就到现在也没找到,但是要找赵开泰,分分钟就能把人带过来——这是笔稳赚不亏的买卖。

  于是他又加了一句:“保证一个月内能找到。嫌贵也可以出五十两,我们一样尽力找,但是不打包票。”

  赵元夔先没考虑上头肯不肯出这二百两的问题,他先考虑的是,明天就是闰三月半,还有半个月就是赵开泰和韩家小妹的婚期,即便梁叛保证一个月内能找到人,也有可能是二十天、甚至三十天,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啊。

  他皱着眉说了一句:“一个月来不及,你自己知道原因。”

  梁叛把手一摊,笑道:“知道知道,不过没事,想要缩短时间,可以加钱啊。缩短一半时间价格翻倍。”

  赵元夔不愧是户部照磨,经手的钱粮账册不知凡几,这个账很快便算了出来。

  十五天内四百两,七天半内八百两,三天又九个时辰是一千六百两……

  十五天是刚刚能够赶巧的,也就是说最少也要花掉四百两才行。

  他摇摇头:“办不到。”

  梁叛耸耸肩:“那你们可以出五十两碰碰运气,说不定我两天就能找到呢。”

  赵元夔道:“你觉得我是傻子吗?”

  梁叛笑笑:“那就请你们的首脑定罢,他有钱的。”

  赵元夔不知道新任的首脑有没有钱,他对陈碌的了解比梁叛还少得多。

  但是梁叛说得对,这事不妨交上去问问,让上面的人来决定。

  目送着赵元夔高大却微微佝偻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梁叛支着下巴,继续琢磨一首新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却道人心……却道人心……”

  梁叛眼望窗外,嘴里念念叨叨的。

  一首《木兰花》给他背得稀碎,没办法,他只记得开头两句,后面的三联约莫看见过,却不会背。

  他记得初中的时候,坐在他前座的那个文艺小胖妹很喜欢纳兰词,凄婉哀怨地念过几句,也给他看过抄写的诗词笔记,这几句便是当时记下的。

  其实托文艺小胖妹的福,纳兰词他还真看过不少首,很多都记得那么一两句。

  于是他干脆都列出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也就是这些,再多也没有了。

  他是琢磨着,谢无名送来的那些诗虽然已经挑出十首还不错的,也从萧武那里成功换到了二百两银子,但是要配管寄那位“南都七子”的名头显然还不太够。

  堂堂南都七子,不能只靠“山一程,水一程”的《长相思》吃老本。

  必须要另外拿出一首好诗来镇场面才行。

  而且还得附和此人“婉约派”的风格。

  梁叛本想将刚刚回忆起来的这几句攒在一起的,但是连起来读一读,不但韵脚不合,而且表达纷乱,不成一篇。

  于是他咬着笔杆,细细思索起来,忽然想起蒋大娘,青春如梦、徐娘半老,一个有故事的女子。

  他又想到潇湘院的九娘,同样是风情万种,但是比起蒋大娘来,更叫人看不清、猜不透。

  梁叛不禁开始脑补九娘的故事,一个深闺凄怨的女子,心酸今时,回想往事……

  他坐着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提起笔,脑中闪过纳兰词破碎的辞句,慢慢写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谁念西风舞黄叶,瘦尽灯花愁未歇。

  二十年来最荒凉,满目昨日锦衣郎。

  明月多情应笑我,当时只道是寻常。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