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难找何处见顽孩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咯地笑了起来。

  梁叛伸手在这小鬼腋下挠了一下,阿庆笑得更厉害了,跳着躲到冉清的身后。

  梁叛在这一刻才觉得,阿庆真的只是个小孩子。

  他忽又想起骏哥儿,以及去找骏哥儿的老缺和三叔,转头看向院中一片白茫茫的大雨,几乎已经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他心中不禁担忧,对冉清说道:“你们在家待着,我得出去找找老缺和三叔。”

  说完便奔入堂屋,向俞太太借了三把雨伞,自己撑着一把,另外两把夹在腋下,便匆匆出门去了。

  等到梁叛走出了大门,阿庆拉得冉清弯下腰来,在她耳边笑呵呵地问道:“先生,你到底是喜欢吕致远呢,还是喜欢这个梁叛呢?”

  冉清伸手给了他一个爆栗,板起脸斥道:“胡说甚么,子达像我的兄长一样,哪里有甚么男女之情?”

  阿庆揉着脑门,却咧着嘴嘿嘿怪笑起来。

  冉清蹙眉道:“你从哪里学得这些,你晓得甚么叫喜欢?”

  “当然是先生教的: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阿庆晃着脑袋,一本正经地背了几句李冶的诗。

  冉清还要再打,手举在半空,却一时怔住了。

  李季兰的诗总是好的,唐一个李季兰,宋一个李易安,一诗一词,是不输男儿的好。

  只是这二人用情都太多了。

  她想起李季兰的另一首诗《八至》,其中这样写道: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既然至亲又如何至疏?果真如此,又何必结为夫妻?

  冉清缓缓收回手,隔了半晌,才想起阿庆还在面前,红着脸啐道:“你小小年纪,懂甚么相思!”

  却说梁叛抱着伞出门,那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伞面上,举目望去,视线所及,只能看到三五步外的物体轮廓,其余都是一片花白景象。

  这场雨似乎比二月初九那天的南京的雨,也小不了多少。

  今年的雨水好像格外的丰沛,照这个样子看来,今年莫非是个涝年?

  要知道溧水和左近的溧阳县由于低处低洼,一旦发起大水,比不能幸免。

  这两处与高淳县乃是苏松的屏障,朝廷为保苏松粮仓,曾多次在阳澄湖口及石臼湖设坝,便是为了万一长江大水,两座湖水满后这些大坝可以将溢出的大水拦在三县以内,以免苏松膏腴之地受到冲击。

  所以高淳和溧水往往三年一小水,五年一大水,从正德至今,已发水破圩数十次。

  因此一旦发起洪涝来,高淳首先遭殃,假如高淳的广通坝不溃,洪水无处发泄,下一个遭淹的便是溧水。

  而溧水出事的话,首当其冲便是洪蓝埠。

  梁叛心有忧虑,但是眼前找人要紧,他加快脚步,好不容易摸着雨出了庄园,钻进树林以后,树林的枝叶挡住了大部分的雨滴,大水顺着树干哗啦啦地流淌下来,眼前的视线也随之一清。

  接着他便瞧见三叔和老缺两人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往回走来。

  他并没有看见骏哥儿的身影。

  梁叛急忙迎上去,拉住三叔问道:“怎么样,骏哥儿呢,没找到?”

  三叔抹了一把脸,十分奇怪地问:“你确定将孩子留在坡上了?”

  “没错,就在那茅屋边上。”

  三叔摇头道:“我们去的时候找过,茅屋已经烧塌了,但是根本就没找到孩子——骏哥儿不见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