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千秋功过_重生之平行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公司陈列室的优质小叶种展览后,朱久思又兴致盎然的观看了碧螺春茶艺表演,安保卿特地从大世界调来了王牌茶艺师度娘,身着吴江民族服饰的度娘清丽动人不可方物,为众人进行了一场兼具民俗民调和文化品味的精彩演出,引得朱久思对卫栖文感慨道:“现在许多人对改革怀有疑虑,说我们是硕鼠,侵吞国资而为私用,将来是要做罪人的。可要是不改革那?单单吴江这一地来说,碧螺春这个品牌就要消散在我们手中,像茶艺这些深具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也要随着没落。我看呐,那样子想的人,才真正是国家的罪人!”

  卫栖文颌首称是,却不经意的多看了度娘一眼。

  之后由范博就公司的经营状况,短期规划和未来发展,以及如何同吴江本地有机结合,与政府、茶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做了一场热情洋溢、鼓舞人心又充满哲思的主题报告。这场报告由温谅亲自操刀,以他无可比拟的大局观和宏大气势,配合范博在理论方面的扎实功力,由浅入深,层层迭进,从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延伸开去,在范博无可辩驳的口才演绎之下,完美的呈现了一副在改革浪潮下,政府、企业与民众三者和谐,社会、环境和发展整体统一的壮阔画面。

  最后,范博用一句形象的比喻作为结束语:“……正如同中央为国企做好了改革的框架,地方又能主动划出一大片的留白,然后交给优秀的企业家和亿万群众一起联手作画,我相信,我们企业的未来必然更加的美好,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必将更加的幸福……”

  当时温谅以这两句做结的时候,宁夕曾笑他为了拍马屁没了节操,温谅却反问她现在如今当前目下,不改革,还有出路吗?

  宁夕沉默许久,摇了摇头。

  温谅同样沉默,国企走过几十年岁月,到了90年代中期已经处在悬崖的最边缘,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可问题在于,这种自上而下源自于体制内部的改革没有前例可以依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哪个经济学家可以担保改革的后果会比维持现状更完美。决策者们所能做的,无非是摸着石头过河,走错了路就拐回来再走,所以会有左右之争,会有进退之议,所以会有十几年后骂声四起,会有所谓的新三座大山倾覆其上。

  但千秋功过,不能归罪一人,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陈隆起已经选择了一条相对正确的路,可有人却奢望他选择的是一条绝对正确的路。

  可惜的是,世间没有绝对!

  更可惜的是,国改坚而不决,粮改决而不坚,无一例外在多年后重新走入另一个误区,但历史没有如果,不能因为多年后的果来驳斥多年前的因,那不是科学,更不叫辩证。

  范博话音刚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