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拾三章 山陕大建设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长特意嘱咐了!”

  “知道了,赵二哥,不过管子上怎么那么多孔啊?”

  “臭小子!你昨天开会又走神了吧,这叫喷水管,回头水流从哪些孔里面射出来!”

  “啊?为什么这样啊,好端端的管子都弄坏了?”

  “特派员昨天说了,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水,咱们这里虽然有小河,但是水也不富裕,更何况有时也断流。”

  “赵二哥,真断流的时候有这个管子也没有用吧?”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特派员向村长保证了,好像那些打井队打出的叫什么机电井,连上正在建的水泵啥的,可以实现自动喷水,神奇的很!”

  “真的啊,那我一会可得去瞅瞅!”

  “行了,臭小子,快干活吧,一会咱们还得帮忙去修集雨水窖呢,别偷懒!”

  “好的,好的!”

  玉桥村村口。

  “大柱子,快去告诉运输队的老赵,砖石不太够了!”

  “知道了,我这就去!”

  “赵叔~~砖石不太够了!”

  “知道了,我们这就去运,大伙利索点,出发!”

  “好嘞!”

  “明白了,赵叔!”

  山路上,玉桥村的二十多辆农用摩托三轮,“嘟嘟嘟~~”的开动上路了。它们越过几座小山,顺着小道,拐入了王凡修建的陕西公路交通大动脉上来。

  放眼望去,整个交通大动脉上满眼这样的农用三轮车,“嘟嘟嘟~~”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不停。虽然噪音污染很大,但是对于老赵这些刚刚学会驾驶三轮车的陕西农民来说,骑在可以自己跑的车子上,那感觉就一个字——美!事后经过相关统计,仅仅1943年下半年,前前后后投入到运输作业的农用三轮车总数就超过20万辆,它们就像辛勤的蚂蚁和蜜蜂一样,将大批量的建设物资化整为零的运输到数以千计的山间小村落中。

  延安枣园,红党政府机关办公的一间窑洞内,此时这里已经成为山陕建设的总指挥部。屋内,王凡正和周恩lai和刘少qi同志商讨建设方向和速度。

  “我们现在因为缺少工程技术人员和还处于战争期间,大型的水利工程不得不暂缓开建,只能先做好规划,等到天下大体上太平了,再开始动工建设。”周恩lai看着大比例的陕西和山西地形图,比划着说道。

  “周伯伯,放心吧,我把后世所有省市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们的地点位置都整理标注了下来,等战争结束正式建国后,由专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轻重缓急,再逐一安排。”王凡接话道。

  “不错,现在我们要先把乡间的交通改造好,让山里山外,省里省外都能够沟通交流。”刘少qi说道。

  “对,我那边90年代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应该就是这个意思!”王凡点了一下头,插话道。

  “王凡啊,你根据后世经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