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战火烽烟三_抗日传奇独立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各地兵工厂相继仿造,当然最出名的就是二战区的阎锡山闫长官的晋造汤姆逊啦。应该说,这个东西在国内不算稀罕物。可是当时的军事战术理论和实际的战场战法,却使这种后来的陆战利器陷入尴尬的境地。以当时的战术理念来说,首要的就是远距离火力压制能力,这个不用说,是轻重机枪的事,以至于评估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首先就看他有多少机枪。接下来就是中距离击杀能力了,除去士兵素质不说,那就是看谁的枪打得准。或者说看谁的枪射程远,精度高了。以上两项显然都不是这个冲锋枪干的活。

  实际上,对冲锋枪的用途定义也就是适合丛林,巷战。至于野战嘛,那个战壕扫帚绝对不是白给的。然而,在当时,无论是日军,还是我军,对于近战肉搏更相信的却是刺刀。关于这一点,日本人尤为固执,以至于后来他们自己研发的百式冲锋枪都非要固执的装上刺刀。可谓兵器史上的奇观。不过这也难怪,在战场上,敌我双方,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双方都怕死,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大家都怕死跑路拉倒。二,一方怕死,那么怕死一方就一击则溃,然后看谁跑的快。三,双方都不怕死,那么就是一场惨仗。此时能让对方打到自己面前的,大多数都是弹药告罄。此时,你端一支不能上刺刀的冲锋枪那基本上就是等死。

  把对手放近了再打?说老实话,就当时来说,还真没人有这个底气。想想都可怕,万一一击不就,那么你就等于赤手空拳对人家的刺刀了。所以,就算你有这个胆量,你的上级也不敢批准你这样干。而实际上,这才是冲锋枪的强项,可是由于理论的不支持和实战的不敢采用,硬是把人家的长项当成了最大缺点。所以当年的老兵,让他在汤姆逊跟三八大盖之间选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三八大盖。以至于冲锋枪仅仅成为了警卫,守备部队的武器。就连当年闫长官装备了一个冲锋枪连,都被讥笑为心血来潮。不过这个冲锋枪连后来也的确没有看到什么建树而不知所踪。

  可是今天的战斗却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武文斌。严格来说,武文斌还是一个新兵,之所以说他是一个新兵,是因为他对各类枪支的特点,性能没有多少概念。可正是这个没有多少概念,让他对枪支的使用与别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想象。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老兵拿到一支枪的想法就是:这支枪是干什么用的。而武文斌的想法却是:这支枪能干什么用。这两种想法看似差不多少,可是结果却大相庭径。以这个汤姆逊为例。大多数人看到这枪,都会给出警卫,守备用枪的结论。而武文斌,却顺着此枪能做什么用的思路琢磨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