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唇舌之役二_抗日传奇独立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红色的纸。显然是被血水浸泡过的。

  “这个是什么?”有人问道。

  “这是从那个人的身上发现的,从内容上来看,可能是遗书,也可能是与我们联络的函件。现在我把它放在这里,大家可以依次观看跟拍照,但是请不要动手,以免将其损坏。”黄志刚说着,示意两个战士抬出一张桌子,放在明亮处,并且将那张纸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伸出手掌,对着记者席:“请从这边开始。”

  记者们再次兴奋起来,不过大家都是文化人,所以也很讲秩序。他们排着队,依次来到桌前,拍照以及仔细观看一番。

  这是一张书本大小的纸,由于被血水浸泡,上面大部分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不过仔细分辨,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些字迹,其中不乏诸如“绝命”,“驱---倭寇”,“洒一腔---血”,“投奔”,“我们一起”,“为---献身”,“救亡”,“同盟”等抗日文章中的常见词汇,虽然已经没有完整的句子,但是联想起来,绝对应该是一篇令人感到激进而悲壮的抗日檄文。

  “假的,绝对不是真的。”黑木在心里愤然抗议着,他清楚地记着,临行前,在上海的“梅”机关内,新任机关长柴山兼四郎中将亲自将二人介绍给自己,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而且他们还进行过一番交流,肯定是用自己的母语,他可以百分之百的确认,那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而且他也知道,作为特高课的成员也必须是日本人,可是现在,这个人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人,而且还是“反日人士”,这怎么可能?

  轮到黑木一干人观看的时候,他特地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却怎么也看不出破绽,黑木的中文还是不错的,虽然口语中不乏带有日本腔调,但是,书面文字的阅读绝对没有障碍,因此,看了那张纸上的内容,也不由他不相信八路军所说的话。

  黑木记者彻底迷糊了。他虽然坚信,那些特高课的特工绝对是比一般的日本军人更加效忠于天皇,他们中间更是绝对不可能有中国的“反日人士”混进来。可是眼前的情况又做如何解释呢?

  带着诸多的不解,黑木糊里糊涂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只听主席台上那个黄班长开口说了起来:“大家请安静,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那张字条,想必心里也都有了计较。那么,下来我就根据我们勘察的结果,以及那个受伤战士的口述,当然还有他的同伴的口供,来还原一下事件的经过,以解大家心中的疑问。”

  所有记者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很想知道事情的原委,于是都竖起了耳朵。就连黑木也不例外。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此人真名叫做张二毛,南京人。南京城破之际,他的家人均死于日军,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