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初出茅庐一_抗日传奇独立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父亲这一代,家中虽然只有几亩薄田,但由于他父亲识文断字,闲时开个私塾,教几个学生,再帮乡邻写点书信什么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套用现在的说法,也算得上一个上中农家庭。

  武文斌兄弟二人,他从小瘦弱,父亲认定他不适合从耕,便从小让他从读。于是四书五经,孔子孟子老子孙子伴随他长大,而他自己却偏爱墨子学说,对其机关术十分推崇。因此从小没少折腾。还在八岁的时候,一把弹弓,让周围百米飞鸟尽。十二三岁,走狗虽然未烹,但却不幸沦为了车夫。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小车,把家里的两条看门的狗套在车上,拉着他满村跑。再大一点,又迷上了猎枪。直打的周边的野兔山鸡狐狸野猪什么的闻到他的味道就抱头鼠窜。不过鼠窜也要讲点运气,搞不好就窜到武文斌下的套子,挖的陷阱里去了。说到鼠窜,无疑最为悲惨的就是那些鼠辈们啦,自生下来,武文斌的鼠夹,鼠笼以及各种花样翻新的捕鼠陷阱就等着它们。甚至用猎枪打老鼠这种事武文斌都干得出来。估计那些耗子们恨自己的妈妈比恨武文斌都甚,干嘛把自己生在这个鬼地方啊。好在武文斌的哥哥身体强壮,并对他百般呵护,除非农忙,家里的活计从不叫他插手,让他专心读书,放肆折腾。

  此时,中国已经进入民国时期,过去的乡试科举制度早已告废。于是父亲咬牙将他赶出家门,让他之身前往北平,争取考取洋学堂,以便学成之后能够报效国家,光耀家门。

  凭着他对古文化的深厚底蕴,武文斌如愿考入燕京大学。然而,没等他安定下来,日本人占领了华北。北平,保定相继沦陷,这是一九三七年的九月。

  年底突然传来噩耗,他家所在的村子被日本人屠了村,全村人除了不在家里的无一幸免。

  等他赶回家时,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和新坟。父亲,母亲哥哥还有全村父老乡亲全没了,武文斌当时就昏了过去。

  回到学校,已经到了年关。留在宿舍没有回家的几乎都是类似他的遭遇的同学。大家悲痛之余,在一些进步同学的影响下,断然决定投笔从戎,为家报仇。

  此时,太原会战刚刚结束,平型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抗战信心。对武文斌他们这样的热血青年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于是,在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学生的动员和组织下,他们决定去山西参加八路军,或者去延安,投身抗日。

  为了路途安全,他们决定分散行动。几个人一组,分批分期前往山西。

  武文斌一组六个人,都是同期的同学,年轻人,平时也打交道,相互也熟悉。所以一路上大家说着话,互相帮衬着,也还算顺利。

  砰砰,山下又传来两声枪响,打断了武文斌的回忆,村里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